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10862|回复: 2
收起左侧

[完成] 常德力元年产600万新能源汽车泡沫镍产业园项目全本公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1.总则        5
1.1项目由来        5
1.2编制依据        6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8
1.4评价标准        9
1.5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11
1.6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12
1.7评价内容与评价工作重点        18
1.8环境保护目标        19
2.建设项目概况        20
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20
3.2建设内容规模        20
2.3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        21
2.4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        21
2.5主要原辅材料        22
2.6主要设备        26
2.7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26
2.8平面布置        27
2.9运输及储存        27
2.10公用工程        27
2.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9
3.工程分析        30
3.1生产工艺流程        30
3.2物料平衡及水平衡        33
3.3施工期工程污染源及产生污染物分析        35
3.4施工期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39
3.5营运期污染源及产生污染物分析        42
3.6营运期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污染物排放        46
3.7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51
4.区域环境概况        52
4.1自然环境        52
4.2社会环境概况        54
4.3德山开发区总体规划概况        56
4.4东部扩建区概况        63
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0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0
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2
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3
5.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4
5.5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75
5.6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76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8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8
6.2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82
6.3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86
6.4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86
6.5营运期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88
6.6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89
6.7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90
7.环境风险分析        91
7.1风险识别        91
7.2环境风险后果简要分析        93
7.3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        96
7.4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99
7.5风险评价结论        100
8.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01
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01
8.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04
9.总量控制、清洁生产        109
9.1总量控制        109
9.2清洁生产评述        109
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12
10.1环境效益分析        112
10.2经济效益分析        113
10.3社会效益分析        113
11.公众参与        114
11.1 公众参与的目的        114
11.2公众参与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114
11.3公众调查的范围        116
11.4调查结果分析        117
11.5团体意见        120
11.6公众参与结论        121
12.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及“三同时”验收        122
12.1环境管理计划        122
12.2环境监理计划        125
12.3环境监测计划        126
12.4“三同时”验收内容        127
12.5环境管理与监测建议        128
13.工程可行性论证        129
13.1 产业政策的相容性分析        129
13.2 选址合理性分析        130
13.3厂区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31
13.4污染物达标排放可靠性分析        132
13.5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132
13.6可行性分析结论        132
14.结论与建议        133
14.1结论        133
14.2建议        146

1.总则
1.1项目由来
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变暖,把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和开发推到了最前沿。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科技部联合北京市开展奥运新能源车辆技术开发。科技部启动了“十五”国家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北京市政府启动“科技奥运电动汽车重大专项”。2006年,科技部又启动“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奥运电动汽车研发与示范专项”。这些措施共同加快了电动汽车研发与产业化的进程,为推动新能源车辆在北京奥运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技术与产业基础。进入2009年,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十城千辆”大规模示范工程,并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经济措施刺激下,中国电动汽车工业必将引来大发展的新格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混合电动汽车(HEV)是目前和今后8-15内年最实用、最具有前景的电动汽车车型,它将推动电动高功率镍氢动力电池的发展。
作为新型绿色电源,镍电池的骨架材料-泡沫镍的产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长期以来,日本之所以能在HEV汽车的研发与生产上在市场维持其霸主地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垄断了高性能HEV用镍氢动力电池材料的生产技术和产量,并对中国实行了严密的技术封锁。而高性能HEV用镍氢动力电池材料无铜泡沫镍在国内的开发成功,使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开发和产业化得以顺利实施,对我国HEV混合动力汽车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98年1月,位于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湖南常德,是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集团总部基地位于国家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该公司是一家以新型能源材料泡沫镍、镀镍钢带等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为主业的高科技现代化企业。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各项性能技术指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用户为香港超霸公司、法国SAFT公司、美国OVONIC公司、日本三洋、日本松下等全球著名的电池生产厂家。目前公司的常规泡沫镍合格品率达到99.6%,优级品率达到95%。该公司老厂区泡沫镍项目已被列入国家计委高科技产业示范工程项目和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点转化项目,荣获国家经贸委等六部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是国家优秀火炬计划项目。湖南科力远集团的连续化带状泡沫镍年生产能力已超过700万平米(其中常德400万平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泡沫镍生产制造商,产品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被日本三洋、松下等全球众多著名电池生产厂家认可并成为其稳定的供货商。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随着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发展,项目已搬迁至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扩建区的新厂区内,公司现有年产400万平方米HEV泡沫镍生产线和年产1000吨镀镍钢带生产线,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公司拟新建年产600万平方米HEV泡沫镍生产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成了评价课题组,课题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和规定,通过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实地踏勘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报告书。
1.2编制依据
1.2.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正);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
9、《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2号令;
11、《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
12、《关于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总局等6部委局,国经贸资源[2001]015号;
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
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
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保部、国家发改委令第一号);
1.2.2导则及有关技术文件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别》(GB18218-2009)
9、《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高强度动力性泡沫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及专题报告》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环保所2003.8;
10、《高性能基材电池准三维冲孔镀镍钢带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常德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04;
11、《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高强度动力性泡沫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湘环竣监【2005】20号)原湖南省环保局,2005;
12、《高性能基材电池准三维冲孔镀镍钢带技改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常监验字【2006】第19号常德市环境保护局,2006;
13、常德经济开发区环保局《关于年产600万m2新能源汽车用泡沫镍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环境保护标准的函》;
14、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0万m2新能源汽车用泡沫镍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08-2030)》2011年修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6、《常德市经济开发区东部扩建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湖南省环科院;
17、《关于常德市经济开发区东部扩建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湘环评【2010】336号(湖南省环境保护厅);
18、《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万m2新能源汽车泡沫镍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常德经开区水利局;
19、《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万m2新能源汽车泡沫镍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湘环评〔2014〕50号。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1.3.1评价目的
1、通过现场调查、监测和分析,查清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现状、现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2、通过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分析拟建工程的主要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因素;
3、分析、预测拟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与范围;
4、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5、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拟建工程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为主管部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1.3.2评价原则
1、确保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设计工作规定防治措施,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严格贯彻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三同时”等环保政策法规;
3、拟建工程要符合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东扩区的规划要求;
4、在确保环评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尽量缩短评价周期,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5、报告书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实用性强,符合当地实情。
1.4评价标准
1.4.1环境质量标准
1、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函,沅江东风河入沅江口至社木铺人渡河段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4-1。
表1.4-1    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    单位:mg/L,pH值除外
标准类型        pH        CODcr        BOD5        Ni2+        石油类
GB3838-2002中Ⅳ类        6-9        ≤30        ≤6        ≤0.02        ≤0.5
2、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函,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和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具体标准值见表1.4-2。
表1.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Nm3)
污染物名称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PM10        0.15        /
SO2        0.15        0.50
NO2        0.08        0.2
硫酸雾        0.10        0.30
HCl        0.015        0.05
NH3                0.2
3、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函,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4-3。
表1.4-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值(单位:mg/L  pH除外)
标准类型        pH        镉        铜        镍
GB/T14848-93中III类        6-9        ≤0.01        ≤1.0        ≤0.05
4、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函,评价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执行GB15618-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4-4。


表1.4-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单位:mg/L  pH除外)
标准类型        pH        镉        铜        镍
GB15618-95中二级        <6.5        ≤0.3        ≤50        ≤40
        6.5-7.5        ≤0.6        ≤100        ≤50
        >7.5        ≤1.0        ≤100        ≤60
5、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函,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3类标准,道路两侧执行4a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4-5。
表1.4-5       声环境标准限值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3类        65        55
4a        70        55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污染物
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函,生产废水执行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4-6。生活废水污染物执行德山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控制标准。
表1.4-6    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        pH值        总镍        总铜        CODcr        SS        石油类
排放标准        6~9        0.5        0.5        80        50        3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总口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口        总口        总口        总口        总口

2、废气污染物
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函,电镀工艺废气排放执行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标准,烧结工艺废气及无组织排放的HCL、硫酸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限值,氨无组织排放厂界控制浓度以及排气筒排放标准值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4-7。
表1.4-7    工艺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NO2        240        2.85(H=25m,内插计算)
颗粒物        120        14.45(H=25m,内插计算)
硫酸雾        30        单位产品排气量37.3m3/m2
HCl        30        单位产品排气量37.3m3/m2
氨        无组织排放1.5        /
        /        排气筒排放14Kg/h(H=25m)
硫酸雾        无组织排放1.2        /
HCl        无组织排放0.2        /
3、厂界噪声
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函,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现有道路及临规划道路两侧执行4类标准,具体标准见表1.4-8,施工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见表1.4-9。
表1.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限值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3类        65        55
4类        70        55
表1.4-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dB(A))
昼间        夜间
70        55
4、固体废物
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函,一般废物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危险固体废物执行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1.5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初步工程分析,项目建设期可能造成的影响见表1.5-1;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等,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确定本次评价因子,具体见表1.5-2。
表1.5-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一览表
名称        产生影响的主要内容        主要影响因素
环境空气        土地平整、挖掘,土石方、建材运输、存放、使用        扬尘
水环境        清洗车辆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        COD、BOD、SS
声环境        施工机械、车辆作业噪声        噪声
生态环境        土地平整、挖掘及工程占地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土石方、建材堆存        占压土地等
表1.5-2    评价因子筛选表
评价要素        评价类型        评价因子
大气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PM10、SO2、NO2、硫酸雾、HCl、NH3
        污染源评价因子        NO2、烟尘、硫酸雾、HCl、NH3
        预测因子        PM10、NO2、硫酸雾、HCl、NH3
地表水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pH、CODCr、BOD5、氨氮、镍、石油类
        污染源评价因子        pH、CODCr、SS、BOD5、氨氮、镍、石油类
地下水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PH、Cd、Cu、Ni
        污染源评价因子        Ni
土壤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PH、Cd、Cu、Ni
        污染源评价因子        Ni
声环境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等效连续A声级
        污染源评价因子        A声级
        预测因子        等效连续A声级
1.6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1.6.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经过对拟建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主要气型污染物为HEV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HEV泡沫镍电镀车间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其相邻的烧结炉废气排气筒之间距离大于两排气筒高度之和,故以HEV车间烧结炉最大排气筒排放速率进行估算,对排放相同污染物的HEV泡沫镍电镀车间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选择相同排气情况的最大排气筒排放速率进行估算。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HEV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O2和烟尘,经类比现有工程,其最大排气筒(300万平方米/年车间排气筒)NO2排放量为2.38t/a、烟尘排放量为0.64t/a,该部分废气为通过排气筒直排,排气筒高度25m,直径30cm。
由于公司对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内添加了酸雾抑制剂,同时在槽上还加设了集气罩,并将车间完全密闭,车间电镀酸雾全部通过集气罩抽风,抽出风引致蒸发浓缩器底部作为送风,蒸发浓缩器顶部设抽风机抽风,抽出风再经处理后排放。则泡沫镍电镀车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其实包含了电镀槽产生及蒸发浓缩系统自身产生的废气。HEV泡沫镍车间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主要污染物为硫酸雾和盐酸雾,其产生情况类比现有工程,废气拟通过碱液吸收处理后排放,经计算蒸发浓缩系统最大排气筒(300万平方米/年车间排气筒)排风量为15000m3/h,排气筒数量1根,高度25m,直径40cm,其中硫酸雾排放量为0.095t/a、盐酸雾排放量为0.36t/a。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计算公式为:
Pi=Ci/Coi×100%
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1)点源参数见表1.6-1。
表1.6-1    点源参数调查清单
点源
名称        高度        内径        烟气
流量        温度        年排放
小时数        源强
        H
(m)        D
(m)        Vm
(m3/s)        T
(K)        Hr
(h)        Q
(t/a)        Q
(t/a)
HEV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最大排气筒        25        0.3        0.42        373        7200        NO2:2.38        烟尘:0.64
HEV泡沫镍电镀车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最大排气筒        25        0.4        4.17        293        7200        H2SO4:0.095        HCl:0.36
(2)估算模式计算结果
本项目排放量的各种污染物计算,采用估算模式计算,计算结果HEV泡沫镍车间(300万平方米/年)烧结炉尾气见表1.6-2,HEV电镀车间(300万平方米/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见表1.6-3。
表1.6-2    HEV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最大排气筒估算模式计算结果
距离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烟尘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        烟尘浓度占标率(%)        NO2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        NO2浓度占标率(%)
100        0.0159        1.77        0.001291        0.65
200        0.01416        1.57        0.004322        2.16
300        0.009367        1.04        0.003847        1.92
400        0.006357        0.71        0.002546        1.27
500        0.006198        0.69        0.001727        0.86
600        0.005617        0.62        0.001684        0.84
700        0.004978        0.55        0.001526        0.76
800        0.004394        0.49        0.001353        0.68
900        0.003891        0.43        0.001194        0.60
1000        0.003466        0.39        0.001057        0.53
1100        0.003108        0.35        0.0009418        0.47
1200        0.002805        0.31        0.0008445        0.42
1300        0.002549        0.28        0.0007623        0.38
1400        0.002329        0.26        0.0006925        0.35
1500        0.00214        0.24        0.0006329        0.32
1600        0.001976        0.22        0.0005815        0.29
1700        0.001833        0.20        0.0005369        0.27
1800        0.001707        0.19        0.000498        0.25
1900        0.001596        0.18        0.0004639        0.23
2000        0.001497        0.17        0.0004336        0.22
2100        0.001409        0.16        0.0004068        0.20
2200        0.001329        0.15        0.0003828        0.19
2300        0.001258        0.14        0.0003612        0.18
2400        0.001193        0.13        0.0003417        0.17
2500        0.0159        1.77        0.0003241        0.16
下风向最大浓度        0.0164        1.82        0.004458        2.229
D10%距离(m)        /                /       
HEV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中烟尘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0.0164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1.82%,出现于下风向113m处。NO2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0.004458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2.229%,出现于下风向113m处。
表1.6-3    HEV泡沫镍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尾气最大排气筒估算模式计算结果
距离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盐酸雾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        盐酸雾浓度占标率(%)        硫酸雾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        硫酸雾浓度占标率(%)
100        0.0006099        1.22        0.000161        0.05
200        0.0007648        1.53        0.000202        0.07
300        0.0007775        1.56        0.000206        0.07
400        0.0009592        1.92        0.000254        0.08
500        0.0009374        1.87        0.000248        0.08
600        0.0008509        1.70        0.000225        0.07
700        0.0007547        1.51        0.000200        0.07
800        0.0006666        1.33        0.000176        0.06
900        0.0005906        1.18        0.000156        0.05
1000        0.0005262        1.05        0.000139        0.05
1100        0.000472        0.94        0.000125        0.04
1200        0.0004261        0.85        0.000113        0.04
1300        0.0003872        0.77        0.000102        0.03
1400        0.0003539        0.71        0.000094        0.03
1500        0.0003252        0.65        0.000086        0.03
1600        0.0003003        0.60        0.000079        0.03
1700        0.0002786        0.56        0.000074        0.02
1800        0.0002595        0.52        0.000069        0.02
1900        0.0002426        0.49        0.000064        0.02
2000        0.0002276        0.46        0.000060        0.02
2100        0.0002142        0.43        0.000057        0.02
2200        0.0002021        0.40        0.000053        0.02
2300        0.0001912        0.38        0.000051        0.02
2400        0.0001814        0.36        0.000048        0.02
2500        0.0001724        0.34        0.000046        0.02
下风向最大浓度        0.0009656        1.93        0.0002552        0.085
D10%距离(m)        /                /       
HEV泡沫镍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尾气最大排气筒中盐酸雾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0.0009656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1.93%,出现于下风向428m处。硫酸雾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0.0002552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0.085%,出现于下风向428m处。
(3)等级判定结果
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见表1.6-4。
表1.6-4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80%,且≥D10%5Km
二级        其它
三级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根据表1.6-4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及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取级别最高者300万平方米HEV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排气筒中NO2,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属于三级。评价范围以HEV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排气筒为中心,半径为2.5Km圆形范围。
1.6.2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镍块清洗水、电镀件清洗水、渡槽清洗水、车间地面清洗水、纯水制备站反冲洗水和生活污水等,工艺废水少量经膜处理后回用,其余与车间地面冲洗水及纯水制备反冲洗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排放量约86.7m3/d;生活废水排放量168m3/d;总排口废水排放量约为211.6m3/d。废水经桃林路污水管排入德山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沅江,沅江为大型河流,评价河段水质执行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之规定,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见表1.6-5。
表1.6-5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
项目        内容        判别结果
废水排放量        211.6m3/d        200≤排水<1000
废水水质复杂程度        污染物类型:非持久性、持久性污染物        复杂
纳污水体规模        首先排污水处理厂再排沅江
沅江多年平均流量为2095m3/s        大河
地面水水质要求        GB3838-2002        Ⅳ类
评价等级        与HJ/T2.3-93对照        三级
地面水环境评价范围为从厂区废水总排口至德山污水处理厂入口。
1.6.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根据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其在营运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故本项目属于I类建设项目。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结合本项目区地下水情况及项目营运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情况,其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结果见表1.6-6。
表1.6-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别结果表
判据        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        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污水排放量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本项目情况        土层厚度大于1m,土壤渗透系数介于10-4cm/s-10-7 cm/s之间,土层分布连续稳定        多含水层系统且层间水力联系较密切的地区        无集中饮用水源地和需要特殊保护的地下水资源区,非地表饮用水源补给区        大于等于200m3/d,
小于1000m3/d,        污染物类型≥2,需预测指标<6
判别结果        中        中        不敏感        小        中等
评价等级        三级
对照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别要求,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由于其主要涉及的为浅层地下水,故原则确定地下水调查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上下游2km。
1.6.4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本项目噪声主要是由机加设备、各种风机、空压机、泵类等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采取选用低噪设备、车间吸声、隔声降噪、减振等降噪措施后,厂界外声环境影响有所增加。评价区域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3类标准,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见表1.6-7。
表1.6-7    声环境评价等级判据
项目        内容
周围环境适用标准        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
周围环境受项目影响噪声增加量        3dB(A)以内
评价工作等级        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2.4—2009)的评价分级原则,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厂址周边向外200m。
1.6.5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对本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根据项目涉及的有毒及易燃易爆物质危险性识别,以及项目所处的区域敏感程度,确定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辅材料及产物中具有危险性的物质有液氨、盐酸、氢气(氨分解产生,仅在线使用,无储存)等,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其中氨为毒性气体,盐酸、硫酸为有毒物质,氢气为易燃气体。本项目危险源判定结果见表1.6-8,风险评价等级判据见表1.6-9。
表1.6-8    本项目危险源判定结果表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临界量(T)        本项目储量(T)        危险源判定
毒性气体        氨气(一般毒性)        10        45        重大危险源
有毒物质        盐酸(一般毒性)        20        1.5        非重大危险源
有毒物质        硫酸(一般毒性)        100        0.75        非重大危险源
易燃气体        氢气(易燃气体)        5        /        非重大危险源
表1.6-9    风险评价等级判据表
        剧毒危险物质        一般毒性物质        易燃危险物质
重大危险源        一        二        一
非重大危险源        二        二        二
环境敏感地区        一        一        一
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二级。按照导则要求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本项目评价范围为以液氨储罐为中心,半径为3Km的圆形区域。
1.7评价内容与评价工作重点
1.7.1评价工作内容
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及周围环境特征,本次评价工作内容详见表1.7-1:
表1.7-1    评价内容
序号        项目        内    容
1        总论        评价依据、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及范围、环境保护目标
2        建设项目概况        拟建工程概况
3        拟建工程分析        生产工艺、污染源分析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4        区域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区域污染源调查,区域相关规划说明
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等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施工期大气、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影响分析;营运期大气、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
7        环境风险分析        对工程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及环境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避免、减缓措施
8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主要对营运期废气、废水等环保措施进行论证
9        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分析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本项目建成营运后对局部区域环境的影响
11        公众参与调查                通过对周围团体及个人的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得出公众参与结论
12        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三同时        制定严格的管理、监理和监测制度
13        工程可行性分析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开发区规划、工程场址周围的实际情况分析拟建工程产业政策、选址及平面布局的合理性
14        结论和建议        从环保角度对项目作出明确结论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1.7.2评价重点
结合拟建工程的排污特点及周围的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拟建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环保措施及可行性论证措施等。
1.8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本次环评拟定的评价工作等级,结合现场踏勘和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表1.8-1。
表1.8-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项目        目标名称        相对方位及距离        规模        环境功能及
保护级别
大气
环境        民建村郑家坪居民        NW 400~1300m        160户约560人
(海利化工已搬迁105户,其余为园区规划搬迁)        GB3095-2012中二级
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民建村居民        NW 1300~2100m        345户约1200人
(海利化工已搬迁125户,其余为园区规划搬迁)       
        七星庵村居民        N 1000~1500m        95户约335人
(海利化工已搬迁45户,其余为园区规划搬迁)       
        邱家岗村独树岗居民        NE 1100~2000m        170户约600人(园区规划搬迁)       
        邱家岗村伍家湖居民        NE 1600~1800m        75户约265人(园区规划搬迁)       
        邱家岗村居民        NE 1730~2100m        254户约900人(园区规划搬迁)       
        枫树岗村郑家垱居民        SW 330~1200m        130户约455人(园区规划搬迁)       
        河家坪村居民        SW 1100~1700m        65户约230人(园区规划搬迁)       
        乌塘岗村居民        SE 270~2000m        335户约1000人(园区规划搬迁)       
        枫树岗安置小区        W  860~1200m        100户约350人       
        中锂新材办公区        E  50m        112人       
        本项目办公区        厂区内办公楼及宿舍        500人       
地表水        沅江东风河入口
至社木铺河段        北面2Km        大河        GB3838-2002中Ⅳ类
        德山污水处理厂        W 2600m        10万吨/天        基础设施
地下水        区域地下水        拟建场地区域                GB/T14848-93中III类
土壤        周边土壤        拟建场地及周边                GB15618-95中二级
2.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年产600万m2新能源汽车用泡沫镍产业园项目
建设单位: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德山经济开发区桃林东路与松林路交汇处西北角
用地现状及周边环境:项目拟用地面积约150亩,东西宽约270米,南北长约377米,一期400万泡沫镍建设工程以及辅助工程正在建设中,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根据德山开发区东部扩建区规划,其用地性质为三类工业用地。项目地块南为桃林东路(退让距离160米),南隔桃林东路与乌塘岗村居民约270米;东为松林路(在建),隔路为在建的锂电池隔膜项目;西面为工厂,北面为工厂,西北距郑家坪村居民约400米(其部分属于海利化工环保搬迁对象,目前正在搬迁),拟用地块西南角距枫树岗安置小区东北角约860米。
2.2建设内容规模
2.2.1产品方案及规模
项目新建年产600万平方米/年HEV泡沫镍,其中主要的工程为2栋300万平方米/年HEV泡沫镍厂房,以及附属的处理系统,其余的公共设施(宿舍、食堂)依托原有搬迁项目的宿舍和食堂。
2.2.2产品指标
本项目产品为HEV泡沫镍和镀镍钢带。
HEV泡沫镍产品暂无相关标准,其执行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OKJD001-1999》,见表3.2-1;镀镍钢带的质量指标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

表2.2-1    HEV泡沫镍质量指标
产品规格                技术标准
厚度mm        1.0~3.0                镍含量        99.98%(无铜含量)
孔隙率PPI        80~120                抗拉强度        50~80N/mm
宽度mm        ≤1200                延伸率        15~30%
面密度g/m2        200~600                折弯性        >10 次
2.2.3建设内容
本项目共占地面积36942m2,建筑面积49320(计容)m2,主要建设内容为600万泡沫镍生产车间厂房,附属的处理设施,其余公共设施均依托常德力元泡沫镍搬迁升级建设项目的设施。
具体情况见表2.2-2。
表2.2-2    工程项目组成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备注
主体工程        1        泡沫镍车间四        23400m2        2F
        2        泡沫镍车间五        25920m2        2F
环保工程        1        电镀槽等酸雾收集系统        15000m3/h(300万车间)        2套
        2        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        15000m3/h(300万车间)        2套
        3        工艺废气处理设施        300万车间        2套
2.3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
建设投资估算共计78830.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工程22193.85万元,设备购置42287.56万元,安装工程3092.95万元,工程其他费用5114.8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141.49万元。企业资金来源于自筹。
2.4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
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完成本项目的建设。
2.5主要原辅材料
2.5.1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本工程主要原料为海绵、金属镍、硫酸镍、氯化镍、硼酸、液氨,由国内市场采购。主要原辅料及动力消耗量见表2.5-1。
表2.5-1    主要原辅料消耗量
序号        原辅料名称        规格        消耗定额        年耗量(t)        备注
1        聚氨酯海绵        平方米        15g/m2产品        90        HEV泡沫镍车间
2        镍靶        99.99%        2g/m2产品        12       
3        镍块        99.99%        500.5g/m2产品        3003       
4        氢氧化钠        工业级        5g/m2产品        30       
5        盐酸        10%        5g/m2产品        30       
6        硫酸镍        优等品        8.3g/m2产品        49.8       
7        氯化镍        优等品        4.2g/m2产品        25.2       
8        硼酸        ≥99%        4.2g/m2产品        25.2       
9        液氨                100.35g/m2产品        602.1        制氢车间
10        催化剂        镍触媒        /        0.3       
11        吸附剂        活性炭                0.16        制氮车间
12        碳分子筛                        0.16       
13        过滤材料                        /       
14        自来水                        119630        制纯水车间
15        活性炭        HA-B(产地:江西)                6.0       
16        氢氧化钠(固)        含量99%                9        废水处理车间
17        混、絮凝剂                        7.1       
18        硫酸        工业级                4.1       
19        生活及其他用水                        4.6万        公用工程
20        电耗                        340万Kwh       
2.5.2主要原辅材料性质
1、聚氨酯海绵
密度:0.03~0.07g/cm3 ,拉伸强度:8.83~117kPa ,伸长率(%):150~300。弯曲强度:0.196Mpa,导热系数:0.034~0.041W/(m.K)。熔点(℃):170~190。聚氨酯海绵单体分子式如下:

2、金属镍
熔点为1453 ℃,沸点为2732 ℃,密度为8.902 g/cm3(25 ℃)。银白色、有光泽、有延展性和韧性的金属。抗腐蚀,溶于酸中(浓硝酸除外),不跟碱反应。
金属镍质量指标见表2.5-2,本项目使用的镍材牌号为Ni9999。
表2.5-2    金属镍质量指标
牌号        Ni9999        Ni9996        Ni9990        Ni9950        Ni9920



分        镍和钴总量不小于        99.99        99.96        99.9        99.5        99.2
        钴不大于        0.005        0.02        0.08        0.15        0.50
        杂





于        C        0.005        0.01        0.01        0.02        0.10
                Si        0.001        0.002        0.002        —        —
                P        0.001        0.001        0.001        0.003        0.02
                S        0.001        0.001        0.001        0.003        0.02
                Fe        0.002        0.01        0.02        0.20        0.50
                Cu        0.0015        0.01        0.02        0.04        0.015
                Zn        0.001        0.0015        0.002        0.005        —
                As        0.0008        0.0008        0.001        0.002        —
                Cd        0.0003        0.0003        0.0008        0.002        —
                Sn        0.0003        0.0003        0.0008        0.0025        —
                Sb        0.0003        0.0003        0.0008        0.0025        —
                Pb        0.0003        0.001        0.001        0.002        0.005
                Bi        0.0003        0.0003        0.0008        0.0025        —
                Al        0.001        —        —        —        —
                Mn        0.001        —        —        —        —
3、硫酸镍
分子式:NiSO4,分子量154.7,pH4.5,熔点31.5℃,相对密度2.03,纯品为绿色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主要用于电镀工业,是电镀镍和化学镍的主要镍盐,也是金属镍离子的来源,能在电镀过程中,离解镍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4、氯化镍
分子式:NiCl2,分子量129.6,熔点80℃,相对密度1.9,绿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乙醇,其水溶液呈微酸性。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
在电镀镍中用作于防钝化剂,保持镍的活性。
5、硼酸
分子式: H3BO3,分子量129.6,熔点169℃,沸点300℃,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
6、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香港亦称“哥士的”),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本项目用其配置除油碱液。
7、液氨
(1)理化性质
熔点-77.7℃、沸点约为-33.35℃,相对密度0.771,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易深于水,形成氢氧化铵,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
(2)危险性
易燃,但只有在烈火的情况下在有限的区域显示出来,遇油类或有可燃物存在能增强燃烧危险性;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灼伤。水溶液有腐蚀性。
(3)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和眼睛有腐蚀性。轻度出现流泪、咽痛、咳嗽水肿;中度症状加剧,
呼吸困难;重度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剧烈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昏迷、休克;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4)毒性
人吸入最低耐受浓度:20ppm;人经口半至死浓度(LCL0):5000ppm·5min;大鼠经口半数致死浓度(LC50):350×10-6;大鼠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L0):2000mg/m3·4h。
(5)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处理钢瓶泄漏时应使阀门处于顶部,并关闭阀门,切断气源,用水喷淋,无法关闭时,将钢瓶浸入水中。
(6)防护及急救措施
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很弱或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输氧。保持安静及保暖。眼睛与皮肤受污染时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及时就医诊治。
液氨质量指标见表2.5-3,本项目使用的液氨品牌为优等品99.9%。
表2.5-3    液氨质量指标(%)
品牌        氨含量        残留物        水分        油        铁
优等品        99.9        ≤0.1        ≤0.1        ≤2        ≤1
一级品        99.8        ≤0.2        /        /        /
合格品        99.6        ≤0.4        /        /        /
(7)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其为在列毒性气体,临界量为10吨。
8、盐酸
(1)理化性质
熔点-114.8℃、沸点约为108.6℃,相对密度1.2,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与水混溶,工业级盐酸为31%~36%的氯化氢溶液,本项目为利用30%的盐酸稀释至10%后使用。
(2)危险性
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与活泼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与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浓盐酸在空气烟,触及氨蒸气生成白色烟雾。
(3)健康危害
短期接触可出现咽痛、咳嗽、窒息感。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或肺水肿;与皮肤接触能引起腐蚀性灼伤;对牙齿有酸蚀。
(4)毒性
人吸入最低致死浓度(LC10):1300ppm·30 min;人吸入最低致死浓度(LC10):3 000ppm·5 min;大鼠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4701ppm·30 min;小鼠吸入兰数致死浓度(TC50):2142ppm·30 min。
(5)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少量泄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用水冲洗后排入废水处理系统;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用泵转移至槽车内,残余物回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安全处置。
(6)防护及急救措施
吸入酸雾应立即脱离现场,安置休息并保暖;皮肤接触后应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水迅速冲洗;误服后漱口,不要催吐,并给予医疗护理。
9、硫酸
本项目使用硫酸作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尾水调节pH用。
(1)理化性质
熔点10℃、沸点约为340℃,相对密度1.8,纯品为无色无味透明油状液体,一般为黄色,黄棕色或混浊状;低温易结晶。与水混溶。
(2)危险性
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遇水大量放热,可沸溅;遇易燃物(如苯)或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强氧化性),甚至燃烧,生成有毒烟雾(氧化物)。
(3)健康危害
短期接触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很强的腐蚀性,吸入其气溶胶可能引起肺水肿。反复或长期接触气溶胶可能损伤肺部,还有发生牙齿腐蚀的危险。
(4)毒性
大鼠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2140mg/kg;大鼠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510ppm·2h;小鼠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320ppm·2h。
(5)泄漏应急处理
撤离危险区域,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正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可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容器中或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合后回收,回收物应安全处置,可加入纯碱一消石灰溶液中和;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内,残余物回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安全处置。
(6)防护及急救措施
吸入酸雾应立即脱离现场,休息,半直立体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医务护理;皮肤接触后应脱云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迅速冲洗,并给予医疗护理;误服后漱口,大量饮水,不要催吐,并给予医疗护理。
2.5.3危险化学品的贮存
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贮存场所及最大贮存量见表2.5-4。


表2.5-4    有毒原辅材料贮存方式、贮存场所及最大贮存量
序号        名称        贮存方式        贮存场所        最大贮存量(t)        备注
1        液氨        不锈钢贮罐        氨棚        45(15m3贮罐3个)        液体
2        盐酸        塑料桶        化工原料库        1.5        30%液体
3        硫酸        塑料桶        化工原料库        0.75        液体

2.6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明细见表2.6-1。
表2.6-1    主要设备明细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和型号        材质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HEV泡沫镍生产                                       
1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机        PVD1500        组合件        台        21        新增
2        电镀主槽        LYDD700×1500×1000        组合件        台        194        新增
3        电镀储槽        LYD5000×3000        不锈钢        台        50        新增
4        复卷机        20m/min        组合件        台        8        新增
5        收卷机        DDG-10m/h        组合件        台        24        新增
6        电镀槽液循环泵        DJG30m3/h        组合件        台        116        新增
7        预镀整流器        1000A/12V        组合件        台        194        新增
8        电镀整流器        2000A/18V        组合件        台        582        新增
9        烧结炉        SJD-1500×1500×800        不锈钢        台        8        新增
10        成品剪切机        JJD-125        组合件        台        15        新增
11        成品包装机        8000m2/d        组合件        台        21        新增
12        氨分解系统        80m3/h        组合件        套        1        新增
13        氨分解系统        100m3/h        组合件        套        1        新增
14        空压系统        60m3/h        组合件        套        1        新增
15        清洗槽                组合件        台        6        新增
二        配套及环保                                       
1        电镀槽等酸雾收集系统        15000m3/h(300万车间)                套        2        新增2
2        制纯水系统        50t/h                套        2        新增2
3        冷却水系统        150m3/h                套        2        新增2
4        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        15000m3/h(300万车间)                套        2        新增2
5        废水处理站        300m3/d                座        1        利旧改造
6        废气处理设施        300万车间                套        2        新增2
2.7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700人。年工作日300天,年工作时间7200小时,生产部门四班三倒;管理维修人员实行白班制;管理人员须安排轮流值勤。
2.8平面布置
新建项目生产厂区位于西南侧,整体布局(包括搬迁项目)主要包括钢带车间、门卫、液氨罐区、氨分解、给水站等;生活办公区位于厂区的东南部,包括办公楼、综合楼、宿舍楼等;辅助生产区位于厂区最北面和东北角,包括原料库、制氮、废水处理站、纯水车间等;西南侧主要为HEV生产车间;厂区主出入口设置在东面临松风路,办公区为人流出入口,北面为生产区物流出入口。本项目各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项目各HEV车间烧结尾气排气筒、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东北角,氨库设置在厂区最北面。
具体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2.9运输及储存
项目原辅料及产品全部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年运输量约2.5万吨。
其中液氨采用液氨槽罐车进行运输,液氨储存在厂区3个15立方米的储罐内;盐酸、硫酸采用汽车运输,其为50公斤的塑料桶,厂区储存在化工原料库内,原料库地面采取防腐防渗处理,设有泄漏时导流槽导入事故收集池。
其余物料均采用袋装、汽车运输,存放在厂区原料库和化工原料库内。
2.10公用工程
2.10.1给排水
1、给水
项目拟从园区接6根DN300的水管,从厂区东、西两面接入,形成双回路供水管网,供厂区生产、生活使用,供水水压为0.35MPa,可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
2、排水
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污污分流,设生活废水、生产废水、雨水排水管网。生产废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放,厂区设一个排放总口。
目前桃林路污水管网已建设完毕,松林路污水管网正在建设,黄石岗污水提升泵站(更名为东区泵站,后同)已建成,公司运营后污水可以通过松林路、桃林路经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入德山污水处理厂。
2.10.2供电
本项目用德山经济开发区电网供给,供电系统可满足本工程要求。
2.10.3通风
本项目每个生产车间设正压系统,其中各个小车间设单独的送排风系统,电镀车间、烧结还原车间送风经过滤处理,减小送风中铜含量。
两个300万HEV泡沫镍电镀车间为密闭车间,由3台5000m3/h的风机送风,电镀槽上设置集气罩,集气罩统一由1台15000m3/h的风机抽风,抽出风引致蒸发浓缩器底部作为送风,蒸发浓缩器顶部由1台15000m3/h的风机抽风,抽排风再经碱液逆流淋洗吸收处理后排放。
表2.10-1    通排风方式说明表
泡沫镍车间烧结炉烟气        泡沫镍车间电镀尾气        泡沫镍车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
300万车间直接抽排,风量1568m3/h,排气筒各1根(两车间同)        300万电镀车间密闭,车间送风量15000m3/h,电镀槽加罩抽风,风量15000m3/h,抽风引致300万车间蒸发浓缩器作为送风。(两车间同)        300万车间蒸发浓缩器由电镀车间集气做送风,抽排风量15000m3/h,处理后排放,排气筒1根。(两车间同)
2.10.4冷却水系统
拟建工程设冷却系统2套,采用风冷式,主要冷却烧结炉、还原炉循环冷却水,冷却能力150m3/h。
2.10.5供热
拟建工程电镀槽供热采用电热器供热,不设置锅炉。
生活热水由电热水器提供。
本项目电镀槽,还原炉热能由电热器提供,烧结炉的热源为电。
2.10.6纯水供应
本项目生产车间所需纯水由纯水制备车间供应,纯水制备车间布置在厂区中南部,纯水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工艺制备纯水,其工艺流程如下:
原水→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阳床树脂→阴床→混床→储水桶。
此工艺每产生0.75立方米纯水,大约产生废水约0.25立方米;纯水制备车间配备2条纯水生产装置,每条纯水制备能力为50t/h。
2.10.7氢氮气体供应
本项目生产车间所需氢氮气体由氢氮气体制备站供应,氢氮气体制备站布置在厂区西北,采用液氨分解工艺制备,由液氨贮罐区和氨分解区组成,液氨贮罐区布置3个15m3液氨贮罐、氨分解区布置1台80m3/h氨分解炉,1台100m3/h氨分解炉,催化剂为镍基催化剂,每5年更换1次。
2.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11-1。
表2.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万m2/a        600        HEV泡沫镍
2        全年生产天数        d        300       
3        本项目定员        人        700       
4        总占地面积        m2        36942       
5        总投资        万元        78830.72       
6        正常年销售收入        万元        100230       
7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473.39       
8        总投资收益率        %        3.01       
9        投资利税率        %        6.49       
10        投资回收期        a        14.07        税后、含1年建设期
3.工程分析
3.1生产工艺流程
3.1.1生产工艺流程
厂区HEV泡沫镍所采用的工艺与原有生产工艺相同。
3.1.2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1、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3.1-1—3.1-3。




















































图3.1-1 泡沫镍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图3.1-2    氨分解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图3.1-3    纯净水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3.2物料平衡及水平衡
3.2.1物料平衡
根据现有工程物料消耗情况绘制物料平衡,见图3.2-1。






















































图3.2-1 泡沫镍生产物料平衡图


表3.2-1    HEV泡沫镍生产镍平衡表
种类        输入形式        输入量(t/a)        输出形式        输出量(t/a)
镍        PVD设备镍靶        12        电镀槽阳极污泥        2.4
        电镀镍块中含镍        3003        漂洗水蒸发浓缩器杂质        0.12
        镀液NiSO4        18.6        焚烧炉镍灰        0.3
        防钝化剂NiCl2        11.4        还原炉镍灰        0.18
                        剪切边角料        42
                        进入产品        3000
合计                3045                3045
3.2.3全年总水平衡图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全年水平衡见图3.2-2。





















图3.2-2    全厂全年水平衡图
3.3施工期工程污染源及产生污染物分析
本工程建设地址为常德市德山经济开发区,施工期工程内容主要为土建工程。
3.3.1施工期废水污染源
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废水,二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是在混凝土灌注、施工设备的维修、冲洗、工程养护中产生。施工废水含有石油类污染物和大量悬浮物,SS约1000-6000mg/L,石油类15mg/L。施工高峰时,最大日施工废水量约30m3/d。生活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食堂污水、粪便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D5和动植物油类等。本项目共有施工人员约200人,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以100L/人计,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16m3/d,施工期约12个月,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760t/a。
3.3.2施工期废气污染源
施工阶段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土石方扬尘、运输建筑材料的扬尘、运输车辆的汽车尾气、以及房屋装修时的有机废气等。在整个建设施工阶段,整地、打桩、建材的运输和装卸以及混凝土搅拌等施工作业过程都会产生扬尘。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而动力起尘,主要是建材的装卸、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
1、风力起尘
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起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其中:——起尘量,kg/吨·年;
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m/s;
V0——起尘风速,m/s;
W——尘粒的含水率,%;
起尘量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3.3-1。
表3.3-1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
粒径(微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沉降速度(m/s)        0.03        0.012        0.027        0.048        0.075        0.108        0.147
粒径(微米)        80        90        100        150        200        250        350
沉降速度(m/s)        0.158        0.170        0.182        0.239        0.804        1.005        1.829
粒径(微米)        450        550        650        750        850        950        1050
沉降速度(m/s)        2.211        2.614        3.016        3.418        3.820        4.222        4.624
由表3.3.-1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微米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根据常德市气象资料全年主导风向为NNE,因此施工扬尘主要影响西南偏南区域,主要为郑家当居民点。
2、车辆行驶的动力起尘
据有关文献报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尘土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其中:——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
——汽车车速,km/h;
——汽车载重量,吨;
——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表3.3-2中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长度为1km的一段路面时,路面不同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路面同样清洁程度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
表3.3-2    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kg/km·辆)
         P
车速        0.1        0.2        0.3        0.4        0.5        1.0
5(km/h)        0.051        0.086        0.116        0.144        0.171        0.287
10(km/h)        0.102        0.171        0.232        0.289        0.341        0.574
15(km/h)        0.153        0.257        0.349        0.433        0.512        0.861
20(km/h)        0.255        0.429        0.582        0.722        0.853        1.435
综上所述,扬尘的产生量与施工队的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扬尘量也受当时的风速、湿度、温度等气象要素影响。一般情况下,施工工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3.3-3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可见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
表3.3-3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距离(m)        5        20        50        100
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        不洒水        10.14        2.89        1.15        0.86
        洒  水        2.01        1.4        0.67        0.60
建筑施工阶段产生的扬尘将可能使该地区和下风向一定范围内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大,特别是天气干燥、风速较大时影响更为严重。
3.3.3施工期噪声污染源
建设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由施工机械造成,如挖土机械、打桩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
物料运输车辆类型及其声级值见表3.3-4。建设期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见表3.3-5,当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产生噪声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加3~8dB,一般不会超过10dB。
表3.3-4    交通运输车辆噪声
施工阶段        运输内容        车辆类型        声源强度[dB]
土方阶段        弃土外运        大型载重车        84-89
底板及结构阶段        钢筋、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罐车、载重车        80-85
装修阶段        各种装修材料
及必备设备        轻型载重卡车        75-80
表3.3-5    施工期噪声声源强度表
施工阶段        声  源        声源强度[dB]
土石方
阶段        挖土机        78-96
        空压机        75-85
        钻桩机        75-85
        压缩机        75-88
底板与结构阶段        混凝土输送泵        90-100
        振捣器        100-105
        电焊机        90-95
        空压机        75-85
装修、安装
阶段        电钻        100-105
        无齿锯        105
        混凝土搅拌机(沙浆混合用)        100-110
        角向磨光机        100-115
3.3.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源
施工期的固废主要为各种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建材损耗产生垃圾、装修产生建筑垃圾等,包括砂土、石块、水泥、碎木料、锯木屑、废金属、钢筋、铁丝等杂物。建材损耗产生的垃圾和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其产生量按建材损耗率计算,损耗率按经验数据定额取总建筑面积的1%,预计产生量近493.2方。
生活垃圾以人均每天产生1kg计算,施工人数按均数200人计,施工时间以12个月计,则产生的生活垃圾约72t。
3.3.5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
1、植被破坏
项目所在地目前基本全部为农田,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而且大部分农田属于抛荒状态,上面长满了杂草,属于草本科植物。
项目施工期将破坏原有地表,同时对附着在原来地表的农作物及草本科植物进行清除;但项目建成后将对厂区进行绿化,绿地面积达到3700平方米,绿地率达到10%。
因此,总体来讲,项目施工期将导致原有植被的破坏和清除,项目营运期的绿化将提高原有地表的植被覆盖水平。
2、水土流失
由于项目拟建地地势平坦,其水土流失程度轻,原地貌侵蚀模数约500t/km2·a,在项目建设施工期由于对地表的开挖和填筑,造成地表裸露,增大区域的水土流失量,经比较项目周边地区的施工情况,施工期间地貌侵蚀模数约1250t/km2·a。
项目区面积0.038km2,施工期水土流失情况如下:
①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预测
经预测,工程在建设期加速侵蚀面积为3.8公顷,原生水土流失量为19t,预测期水土流失量47.5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8.5t。建设期加速侵蚀面积、预测期水土流失量和新增水土流失量详见下表。
表3.3-6    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量预测
预测内容
扰动地表面积        预测年限        原地貌侵蚀模数        原生侵蚀总量        再塑期地貌侵蚀模数        预测期侵蚀总量        新增侵蚀总量
(km2)        (a)        t/km2·a        (t)        t/km2·a        (t)        (t)
0.038        1        500        19        1250        47.5        28.5
②临时土方堆积水土流失预测
项目实施可实现挖填平衡,不需外借土方,表土剥离及开挖产生土方堆积约0.1万方,约为2520吨,流失系数取值为0.1(参考周边其他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数据得出平均值),将产生水土流失量252吨。
③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水土流失总量
通过对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的预测,工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299.5吨,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80.5吨。
3.4施工期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3.4.1施工期废水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基础施工中泥浆水,主体建筑施工中建材冲洗水,车辆出入冲洗水等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废水等。项目施工期间,修建临时格栅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不外排;修建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处理后外排。
3.4.2施工期废气
施工场场地平整、砂料、石灰、进出车轮带泥沙、水泥搬运、混凝土搅拌产生扬尘,运输车辆产生尾气,由此造成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直接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降低扬尘产生量,保护大气环境,施工单位将采取如下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将采取围挡、围护以减少扬尘扩散。在主干道两侧的施工现场周围,连续设置不低于2.5m高的围墙,在一般路段应连续设置不低于2m的围墙,并做到坚固美观。
2、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1-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3、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减少洒落。
4、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本项目规定大于四级风禁止土石方施工。
5、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6、建材堆放点相对集中,并采取防尘措施,抑制扬尘量;
7、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
3.4.3施工期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钻桩机、起重机、载重汽车、搅拌机、振捣器等。虽然施工噪声仅在施工期的土建施工阶段产生,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但由于噪声较强,且日夜连续工作,将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必须重视对施工期噪声的控制。施工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以避免或减缓此不利影响:
1、采用较先进、噪声较低的施工设备;
2、将噪声级较大的施工活动尽量安排在白天,夜间进行噪声级较小的施工活动,对打桩机等主要噪声源在夜间(22:00-06:00)禁止施工;
3、禁止夜间运行的设备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若必须夜间施工,先向环保部门申报并征得许可,同时事先通知周围居民、单位,以取得谅解;
4、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并将其移至距离居民住宅等敏感点较远处,为保障居民区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强噪声设备将布置在距敏感点距离相对较远的中部,同时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
3.4.4施工期固体废物
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废弃的建筑材料、弃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建筑垃圾为主。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进行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堆放场地避开居民区的上风向,必要时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建筑垃圾全部回填。
3.4.5施工期水土流失控制
为了控制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建设单位拟采取如下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
2、地表开挖尽量避开雨季及洪水期,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以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对表土层的保护,将表层20cm的土壤收集堆放,在施工完毕后用作绿化用土。
3、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按规范文明施工,严禁随意堆放弃土,弃土或填土结束后,应减少施工区地表裸露时间,尽快恢复植被,保证土方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4、要加强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并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
5、应及时在地面的径流汇集线上设置缓流泥沙阻隔带。阻隔带可以采用透水的高强PVC编织带,用角钢或木桩将编织带固置于与汇流线相切的方向上,带高一般为50cm就已足够,带长可以视地形而定,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不等;
6、对建设中不需要再用水泥覆盖的地面进行绿化,要强调边施工边绿化的原则,实现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达标验收使用。
3.5营运期污染源及产生污染物分析
3.5.1废气污染源
1、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
聚氨酯泡沫海绵成分为聚氨基甲酸酯,分子结构中含有—NHCOO—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由有机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型或聚酯型多元醇反应制得。根据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聚氨酯泡沫海绵焚烧实验,焚烧温度达400℃聚氨酯泡沫海绵就能充分燃烧,燃烧产物为CO2、NO2、烟尘,本项目控制焚烧温度500℃。
同时还原炉内气体经二次燃烧后与烧结炉尾气一并排放,还原炉内气体主要有氮气、少量氢气和部分残氨,氢气经二次燃烧化为水汽排出。
故烧结炉尾气的主要成为CO2、NO2、烟尘、N2、水汽,同时还有少量的残氨和痕量的含镍化合物带出。
根据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湘环竣监【2005】20号)数据,烧结炉烟气量1045m3/h,烟尘排放浓度2.5-57mg/m3、排放速率0.002-0.06Kg/h;NO2排放浓度6.3-211mg/m3,排放速率0.006-0.22Kg/h;以及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万m2新能源汽车泡沫镍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时环评的监测数据,烧结炉尾气中残氨浓度0.07mg/m3,排放速率0.00007Kg/h;镍及其化合物浓度未检出。
本项目共有2个车间,均为300万平方米/年HEV泡沫镍车间,由于其生产工艺与原有生产相同,因此其污染物产生情况具有可比性。
本项目2个车间共600万平方米HEV泡沫镍生产车间,烧结炉烟气量3135m3/h,烟尘排放浓度2.5-57mg/m3、排放速率0.006-0.18Kg/h;NO2排放浓度6.3-211mg/m3,排放速率0.018-0.66Kg/h;氨排放浓度0.07mg/m3、排放速率为0.00021Kg/h。
2、HEV泡沫镍电镀车间酸雾
由于对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上加设了集气罩,并将车间完全密闭,车间电镀酸雾全部通过集气罩抽风,抽出风引致蒸发浓缩器底部作为送风,蒸发浓缩器顶部设抽风机抽风,抽出风再经处理后排放。则泡沫镍电镀车间酸雾其实包含了电镀槽产生的酸雾和蒸发浓缩系统自身酸雾两部分。下面分别分析两部分废气中酸雾的量和蒸发浓缩系统抽排风量来核定HEV泡沫镍电镀车间酸雾的浓度和排放速率。
(1)HEV泡沫镍车间电镀槽酸雾产生量
本项目共有2个生产车间,均为300万HEV平方米/年车间,由于其生产工艺相同与原有生产工艺相同,因此其污染物产生情况具有可比性。
根据项目车间抽排风情况:根据200万平方米泡沫镍电镀车间抽风量10000m3/h,200万平方米泡沫镍电镀车间总酸雾产生量为:盐酸雾1.38t/a、硫酸雾0.33t/a;根据类比污染产生源强,两个300万平方米泡沫镍电镀车间拟设抽风量15000m3/h,两个300万平方米泡沫镍电镀车间酸雾产生量各为:盐酸雾2.07t/a、硫酸雾0.495t/a。
(2)HEV泡沫镍车间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尾气酸雾产生量
根据200万平方米泡沫镍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器总酸雾产生量为:盐酸雾1.03t/a、硫酸雾0.3t/a,由于其生产工艺相同与原有生产工艺相同,因此其污染物产生情况具有可比性。
本项目共有2个生产车间,均为300万HEV平方米/年车间,由于其生产工艺与原有生产工艺相同,因此其污染物产生情况具有可比性。根据类比污染产生源强,两个300万平方米泡沫镍电镀车间漂洗水蒸发浓缩尾气酸雾产生量各为:盐酸雾1.545t/a、硫酸雾0.45t/a。
(3)将电镀槽废气引致蒸发浓缩器后总的酸雾产生量
根据类比200万平方米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器抽风量为10000m3/h,盐酸雾2.41t/a、硫酸雾0.63t/a,则盐酸雾浓度为33.47mg/m3,硫酸雾浓度为4.4mg/m3;类比得出,300万平方米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器抽风量为15000m3/h,盐酸雾3.615t/a、硫酸雾0.945t/a,则盐酸雾浓度为33.47mg/m3,硫酸雾浓度为4.4mg/m3。
3、无组织排放
(1)液氨贮罐
液氨贮罐属压力容器正常运行时处于密闭状态,液氨贮罐安全阀泄压口配备有氨气回收罐,因此液氨贮罐在运行时没有无组织排放产生,但是在液氨贮罐装料时,罐车阀门出口至液氨罐进料口需要输料管链接输送,在输料接触关闭进出口阀门时,输料管在线液氨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类比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每次输料液氨泄漏量约1Kg,根据本项目所需液氨输送次数约14次/年,氨气无组织排放量约14Kg/a。
4、聚氨酯海绵分解的异味气体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对于聚氨酯海绵热解最佳温度进行过对比实验,焚烧温度小于400℃,聚氨酯海绵不能完全分解,产生异味气体,焚烧温度达400℃聚氨酯海绵即可全部分解,焚烧温度500℃为最佳焚烧温度,在此温度下,聚氨酯海绵充分燃烧,分解为CO2、NO2、烟尘,无异味气体产生。类比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焚烧工艺温度控制在500℃,厂界环境空气无异味,自2005年运行至今周边居民无环保投诉,本项目工艺相同,具有可比性,本项目厂界环境空气无异味。
3.5.2废水污染源
1、生产车间废水
含镍废水
本项目车间含镍废水主要来源于镍块清洗水,车间地面冲洗水,镀槽及钛篮清洗废水,主要含pH、Ni2+、CODcr等污染物。其中镍块清洗水中Ni2+浓度约1mg/l,车间地面冲洗水中Ni2+浓度约2mg/l,镀槽及钛篮清洗废水中Ni2+浓度约30mg/l,其综合废水中Ni2+浓度约14.6mg/l。
类比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高性能基材电池准三维冲孔镀镍钢带技改项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常监验字【2006】第19号数据,废水处理站进口Ni2+17.385-18.567mg/L,而本项目不涉及钢带生产,因此Ni2+浓度小于17.385-18.567mg/L。由于拟建工程泡沫镍工艺与老厂相同,因此具有可比性。本项目含镍工艺废水废水产生量为42.87t/d,废水处理站进口Ni2+14.6mg/L。
2、生活污水
本项目共有员工700人,按每天每人用水0.3吨计算,全年生活用水量为63000t/a,废水排放量为50400t/a。类比常德市城市生活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SS、氨氮初始浓度为CODcr250mg/L、BOD5150mg/L、SS150mg/L、氨氮20mg/L,产生量为CODcr12.6t/a、BOD57.56t/a、SS7.56t/a、氨氮1.008t/a。
3、纯水制备站浓水及反冲洗水
(1)纯水制备过程中产生含盐浓水,制备0.75吨纯水,产生浓水约0.25吨,该部分废水量为16610吨/年,其中主要污染物为钙镁离子。
(2)本项目纯水制备站阳离子树脂再生产生再生及反冲洗水废水,主要含有pH、SS污染物。类比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质量部内部监测数据,SS为500mg/L、PH6.0,废水产生量0.25t/d,由于本项目纯水制备站工艺与之相同,规模约为3倍,因此具有可比性。本项目纯水制备站产生再生及反冲洗水废水产生量为0.75t/d(225t/a),SS为500mg/L、PH6.0。
4、冷却循环水
冷却水循环使用,只补充蒸发水量,无废水排放。
3.5.3噪声污染源
项目建成后,拟建工程噪声主要来自钢带机加、设备噪声如:空压机、风机、真空泵等设备。类比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平方米泡沫镍生产线设备噪声测量情况本项目主要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具体见表3.5-1。
表3.5-1    设备噪声源强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源强
dB(A)        设备数量(台套)        安装位置
1        冲压及机械加工设备        90        145        钢带机加工车间
2        空气压缩机        85        1        制氮车间
3        泵        85        250        HEV泡沫镍车间
4        风机        90        6        HEV泡沫镍车间
3.5.4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是电镀阳极泥,烧结炉、还原炉镍灰,污水处理污泥,HEV泡沫镍剪切边角料,镀液蒸发浓缩系统杂质,废吸附剂、催化剂、设备维修废机油、尾气处理过程沉渣以及员工生活垃圾等。其具体产生情况见表3.5-2。
表3.5-2    固废产生情况表
序号        固废名称        产生量(t/a)        备注
1        电镀阳极泥        4.2        危废
2        污水处理污泥        36        危废
3        热解炉、还原炉镍灰        0.9        危废
4        HEV泡沫镍剪切边角料        42        危废
5        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杂质、酸洗过滤杂质        0.42        危废
6        废吸附剂、催化剂、活性炭        5.2        危废
7        镍块除油废油        2.7        危废
8        设备维修废机油        0.5        危废
9        电镀尾气喷淋槽沉渣(硫酸钠和氯化钠)        7.18        按照危险废物管理
10        员工生活垃圾        210        一般固废

3.6营运期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污染物排放
3.6.1营运期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及污染物排放
1、烧结炉尾气
烧结炉尾气建设单位拟采取有组织排放措施,每个车间设置烧结炉尾气排气筒1根(共2根,300万平方米/年车间各1根,风量1568m3/h,各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北部,距离各车间西侧150m以上),排气筒高度25m。据污染源分析,烟尘排放浓度2.5-57mg/m3、NO2排放浓度6.3-211mg/m3、NH3排放浓度0.07mg/m3,烟尘排放速率0.002-0.06Kg/h、NO2排放速率0.006-0.22Kg/h、NH3排放速率为排放速率0.00007Kg/h,均按最大浓度计算,则烟尘排放量为0.64t/a,NO2排放量为2.38t/a,NH3排放量为0.08kg/a。
2、HEV泡沫镍车间电镀尾气
由于公司对本项目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上加设了集气罩,并将车间完全密闭,车间电镀酸雾全部通过集气罩抽风,抽出风引致蒸发浓缩器底部作为送风,蒸发浓缩器顶部设抽风机抽风,抽出风再经处理后排放。则泡沫镍电镀车间酸雾其实包含了电镀槽产生的酸雾和蒸发浓缩系统自身酸雾两部分。
根据该公司相同项目污染源类比分析,300万平方米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器抽风量为15000m3/h,盐酸雾为3.62t/a、硫酸雾为0.95t/a,盐酸雾浓度为33.47mg/m3,硫酸雾浓度为4.4mg/m3。
HEV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内添加酸雾抑制剂,蒸发浓缩尾气建设单位拟采取碱液喷淋处理措施,每个车间配备碱液喷淋吸收塔1套,每个车间设置尾气排气筒1根(共2根,300万平方米/年车间各1根,风量15000m3/h,各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东部,距离各车间西侧150m以上),排气筒高度25m。碱液吸收塔处理效率达90%以上,废气经处理后盐酸雾及硫酸雾的排放浓度为:3.35mg/m3,0.44mg/m3。总酸雾排放量为:盐酸雾0.72t/a、硫酸雾0.189t/a。
碱液喷淋吸收塔设置碱液槽和循环泵,定期向碱液槽内添加NaOH,以维持槽内碱度,喷淋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碱液槽内沉渣定期清出,于危废暂存间暂存,再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3、无组织排放
新建的HEV泡沫镍车间为保证无铜环境,车间为全封闭式,人员进出时须在特定扫风间扫风,物资进出由特定通道,基本无无组织散发。
液氨装卸时氨气无组织排放量约14Kg/a。
4、说明
目前力元公司对酸雾的处理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正在研制将酸雾冷凝后回收使用,如果该课题小组的研究取得有效成果,将对碱液喷淋处理措施进行优化。
建设单位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废气污染物汇总见表3.6-1。
表3.6-1    拟建项目投产后总废气污染物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废气量
(万m3/a)        污染
因子        处理前浓度
(mg/m3)        处理后浓度
(mg/m3)        排放量
(t/a)
1        300万泡沫镍车间烧结炉排气筒        1128.6        烟尘        57        57        0.64
                        NO2        211        211        2.38
                        NH3        0.007        0.007        0.08kg/a
2        300万泡沫镍车间烧结炉排气筒        1128.6        烟尘        57        57        0.64
                        NO2        211        211        2.38
                        NH3        0.007        0.007        0.08kg/a
3        300万泡沫镍车间电镀漂洗水蒸发系统尾气排气筒        10800        硫酸雾        4.4        0.44        0.095
                        HCl        33.47        3.35        0.36
4        300万泡沫镍车间电镀漂洗水蒸发系统尾气排气筒        10800        硫酸雾        4.4        0.44        0.095
                        HCl        33.47        3.35        0.36
5        液氨贮罐        无组织        NH3        /        /        0.014
3.6.2营运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排放
1、生产车间含镍废水
建设单位依托原有的污水处理站1座,采取化学沉淀处理措施,污水处理调节池为320立方米,处理能力可达到300t/d,现污水处理站每天运营8小时,可处理污水量为100t/d,本次污水量为42.9t/a,原有污水量为46.7t/a,完全可达到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站工艺见图3.6-1。























图3.6-1    污水处理站处理流程示意图
该工艺废水处理过程为项目原老厂区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运行稳定可靠。
2、纯水制备废水
(1)浓水:纯水制备产生的浓水量约16610m3/a,其中主要是钙镁离子,其为清洁下水,可以直接排放,本项目拟对其收集后用于厂区洒水、绿化、冲厕,多余的排雨水系统。
(2)再生及反冲洗水:该部分废水产生量约225m3/a,其主要污染物情况为SS为500mg/L、PH6.0,拟通过调节沉淀池调节PH值、沉淀后入总排口排放。
3、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建设单位拟采取高效化粪池处理措施,再排入德山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建设单位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废水污染物汇总见表3.6-2。
表3.6-2    拟建项目投产后废水污染物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废水量
(t/a)        污染因子        处理前浓度
(mg/L)        处理后浓度
(mg/L)        排放量
(t/a)
1        生产废水        (含镍废水)
废水处理站处理量1.3万,处理后排放        PH        6.27-9.39        6-9        /
                        Ni2+        14.6        0.34        4.37kg/a
                        CODcr        175        80        1.03
                        SS        200        50        0.643
2        纯水制备浓水        16610        钙镁离子        /        /        收集后回用于洒水、绿化、冲厕,多余的排雨水系统
        纯水制备再生及反冲洗水        225        PH        6.0        6-9        /
                        SS        500        100        0.023
3        生活废水        50400        CODcr         250        41        2.07
                        SS        150        30        1.51
                        BOD5        150        73.4        3.70
                        氨氮        20        10.14        0.51
3.6.3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建成后,拟建工程噪声主要来自机加设备、空压机、风机、真空泵等各种设备。
1、空压机噪声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拟建设空压机隔声间,隔声间砖砌墙体、厚240mm、双面粉刷、隔声门窗,进出风口安装消声风道,空压机基础减振,隔声量30dB(A)。
2、风机噪声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拟建设风机隔声间,安装隔声门,风机基础减振,采取措施后降噪量达30dB(A)。
3、真空泵噪声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拟采取基础减振措施,车间工房隔声,隔声量20dB(A)。
3.6.4营运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及污染物排放
建设单位在三废处理中心的污水处理站旁已修建60m2危险固体废物暂存间1间,本次的危废全部按规定临时存放在该危险固体废物暂存间内,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建设,存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阳极污泥,污水处理站污泥,焚烧炉、还原炉镍灰,除油过滤废渣、机械维修废油以及废催化剂等危险废物,然后定期送往润东环保处理;对于碱液喷淋过程中碱液槽内残渣,考虑该部分固废可能具有腐蚀性影响的因素,建设单位拟按照危险固废委托给湖南瀚阳环保进行处置,各类危险废物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转移;
泡沫镍、钢带废边角余料分别存放在废品库,定期出售给物资回收公司;
生活垃圾分类密闭收集、及时清运送常德市垃圾焚烧厂统一处置。
常德润东环保有限公司位于德山经济开发区,经营范围为HW02、03、04、05、06、08、09、12、13、16、17、18、21、22、23、27、29、31、33、34、35、36、42、46、49等危废的收集和暂存,湖南瀚阳环保公司具有对碱液喷淋过程中碱液槽内残渣危废的处置能力,该两公司能完全接纳本项目所产生的各类危废。因此本项目危险固体废物处理是合理的。
本工程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固体废物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措施可行。危险固体废物委托处置协议附后。
建设单位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固体废物汇总见表3.6-3。
表3.6-3    拟建项目投产后固体废物污染物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污染因子        产生量(t/a)        处理方式        排放量(t/a)
1        电镀槽        电镀阳极泥        4.2        委托润东环保收集处置        0
2        废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污泥        36                0
3        烧结炉还原炉        烧结炉、还原炉镍灰        0.9                0
4        HEV剪切        HEV泡沫镍剪切边角料        42        外卖给金属公司回收        0
5        HEV车间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浸酸过滤        镀液蒸发浓缩系统杂质、浸酸过滤杂质        0.42        委托润东环保收集处置        0
6        氢氮气体制备站、纯水制备车间        废吸附剂、催化剂、废活性炭        5.2                0
7        镍块除油、钢带除油        废油        2.7                0
8        各车间        设备维修废机油        0.5                0
9        电镀尾气及蒸发浓缩系统尾气处理设施        碱液槽沉渣(硫酸钠和氯化钠)        7.18        定期清出,于危废暂存间暂存,再交湖南瀚阳环保处置        0
10        员工生活        员工生活垃圾        210        垃圾房收集后统一送垃圾焚烧厂        0

3.7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污染源分析液氨贮罐区存在无组织排。根据国家环保部评估中心实验室发布的计算软件计算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参数选取见表3.7-1。
表3.7-1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参数表
面源        污染物        Q        L        W        Cm
液氨贮罐区        NH3        0.00054g/s        12        12        0.2mg/m3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发布的大气环境防护标准计算程序以及无组织排放源强,NH3计算结果见图3.7-1。

图3.7-1    NH3无组织排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厂界无超标点,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零。本项目无环保拆迁。
4.区域环境概况
4.1自然环境
4.1.1地理位置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有湘西、黔东、川东门户之称,北与湖北省交界,为洞庭湖的西部平原丘陵过渡地带。常德经济技术经开区地处常德市沅水以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8'48”,北纬28-24’31”。区境有319、207国道、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经过,并紧靠石长铁路最大货运站--常德南站,距常德机场约8km,距沅水深水码头约3km,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发达,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势突出。
湖南常德德山经济经开区是湖南省唯一拥有铁路、航空、水运和高速公路立体交通体系的地级城市经济经开区,是1992年5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重点经开区,2010年7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德山经济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经开区,定名为常德经济技术经开区。经开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独具特色——207、319两条国道交汇,现已建成长沙至常德、常德至张家界、常德至吉首3条高速公路。常德二级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七条航线。
常德经济技术经开区位于常德市城区的东南部,距离常德市城区中心10Km。属洞庭湖西部平原丘陵过渡地带,黄海平均高程52m。
项目所在地位于德山开发区东部扩建区,桃林东路与东风路交汇处西北角。
4.1.2地质地貌
经开区属平顶地块岗地的低丘地形。孤峰岭和宝塔山顶部有砾石层残留,西部边坡和孤峰岭附近有第三红纪层出露,因受河流侵蚀而形成陡崖,并且基岩因小错动和节理发育渗透性强,加上暴露于地面,容易风化,稳定性差,易产生滑坡,德山东南侧的樟木桥一带为垄岗平原,地势较为平坦。
经开区内的工程地质区可划分为四类:
1、丘陵岗地老粘土工程地区:分布于经开区中部,基岩岩性为铁壳红土和虫状红土,厚度10-20m。土体压缩性低,强度较高,使用作建筑地基;
2、平原浮土工程地质区:分布于经开区北部,上部由亚粘土和轻质粘土组成,厚度小于5m,下部为砾石层,部分地段中部夹有细砂,地下水较丰富;
3、平原厚层粉细砂工程地质区:分布于经开区东侧,表层为亚粘土和轻亚粘土,厚度3m左右,中部为粉细砂层,厚度在5m以上,最后可达数十米。此地层在地震时可能产生液化,为不良地基;
4、平原软弱地基工程地质区:分布于经开区东侧,为淤泥质土,厚度5m左右,埋深0-13m,地质条件较差。
项目属于平原浮土工程区,地貌类型为农田及林地。
4.1.3水文
沅江为该项目用水水源和纳污水体,沅水属洞庭湖水系干流,干流长1050Km,流区面积90000Km2,沅江常德城区段历史最高洪峰水位42.64m,最低枯水位27.03m;多年平均流量2095m3/s,历年最大洪峰流量29000 m3/s,历年最小流量184 m3/s。一般每年的4-7月为丰水期,11月-翌年2月为枯水期,多年平均悬移质含少沙量为0.037kg/m3,河床平均坡降0.594‰。枯水期河宽一般在500-600m左右,往下游水面逐渐变宽,在常德汉寿县坡头注入西洞庭湖。
东风河为1973年开挖的人工河,起于石门桥镇青龙坝,经石门桥、樟木桥于苏家渡入沅江,主河长11Km,集雨面积63Km2,多年平均地表径流0.44亿m3,多年平均流量1.4 m3/s,目前东风河德山段已成为一条排污沟,无水环境功能。
区域无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项目周边居民绝大多数使用自来水,极少部分使用地下井水,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沅江,其与沅江补给水源的关系较为密切。区域土层厚度大于1m,土壤渗透系数介于10-4cm/s-10-7 cm/s之间,土层分布连续稳定。
4.1.4气候
拟建工程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春寒冬冷,夏季长、春秋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13.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降水量1361.1mm;多年平均风速2.2m/s,历年最大风速22 m/s。全年主导风为NNE风,出现频率为12%,冬季(1月)以NNE风为主,夏季(7月)以SSW风为主。
4.1.5生态环境
经开区过去为市区农副产品基地,基本无原生植被,多为人工植被和半人工植被。植被形态主要为农作物植物群落、经济林和绿化林。植物类型以分布于丘岗的杂木和灌木为主,间有部分菜地,丘岗上植被较茂盛。植物主要是常见的种类,如松柏、樟木、丹凤、竹林、杂木等,农作物以水稻、油菜、苗圃为主,未发现珍稀动植物及国家保护的动植物。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沅江评价段多为普通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等。水生植物主要有沉水植物12种,挺水植物18种,浮游植物4种等。
本项目地址主要为农田和杨树林,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为杨树。评价范围内未见珍稀动植物及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物种。
4.2社会环境概况
常德市辖津市、汉寿、安乡、澧县、临澧、桃源、石门七县市和武陵、鼎城、德山、西洞庭、西湖、柳叶湖六区,总面积18190Km2。其中耕地面积691.83万亩,林地1011.52万亩。常德市总人口数为600万,常德市辖区136.8万人。
常德市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盛产稻谷、棉花、牲猪、鲜鱼、禽蛋、油菜籽、柑橘、苎麻、烟叶等,其中棉、油粗、蚕茧、水产品的产量和商品量均居全省第一。常德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矿产45种,占全省已知矿种的41%,探明储量的24种,其中金刚石矿、雄磺矿、石煤矿储藏量在全国占第一位,磷矿、石膏矿、石英砂矿、澎润土矿储藏量为全省第一。常德市是湘西北的工业基地,工业生产增长迅速,目前已形成以食品、烟草、建材、纺织、机电、电力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纱、布、酒、水泥、烟草等产量居全省前列。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约1239亿元。近几年常德城市基础建设发展迅速,交通便捷,自来水、电力供给充足,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被评为湖南省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东部扩建区位于经开区东部,规划范围东起二广高速、北抵沅江、南达长安路、西至海德路以西350m,总用地面积1076公顷。涉及民建村、七星庵村、乌塘岗村、新堰岗村、邱家岗村,村民总户数2330户,总人口8010人。
4.2.1工业
常德德山经开区位于常德市南部,是常德市直接管理的省级重点经开区,为常德市的工业生产基地。德山经开区始建于1992年,区内按两园、两带、两路开发项目进行规。历经发展,德山经开区现已成为全市工业基地、财政基地和就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药业、纸业、粮食加工、酒业、机电、新材料、纺织业等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已建成投产企业4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全区已形成工业资产近50亿元,年创财政、税收收入1.42亿元。由于常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目前该区发展势头良好。
4.2.2交通
(1)船运
常德有河流400多条,通航6000多公里,水路运输可以到达每个县城。
沅江、澧水流过常德全境,是湖南第二、第三大的河流。沅江、澧水经过洞庭湖达长江。沅江常年可行驶千吨级轮船。
常德港有500吨级码头2座,千吨级集装箱码头1座。常德海关、商检在码头建有监管仓库。
德山经开区在沅江边,从德山(常德)到上海,船运只需4天左右时间。
从常德水路运送货物到香港需要14天,到大阪13天,到新加坡15天,到汉堡35天,到纽约30天。
从香港中转的货物可以选择其他运输方式。比如先通过铁路运输到深圳,费用要高一点,但可以节约10天左右时间。
(2)铁路和公路运输
常德是中国60个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境内有207和319两条国道,六条高速公路(常德-长沙高速公路、常德-张家界(重庆)高速公路、常德至吉首(贵州)高速、至邵阳(澳门)、岳阳(武汉)、荆州(太原)的高速公路)。     
石长铁路横穿常德,经过德山经开区。石长铁路上最大的火车货站座落在德山,一期年运输量120万吨,常德海关、商检建有监管仓库。规划中的洛湛铁路也连通德山。
(3)航空运输
常德桃花源机场离市区7公里。机场可以起降波音737、757客机。已经开通常德至广州、深圳、北京、海口、上海等地航班。常德至重庆、温州等地航班正筹划开通。
常德市目前没有国际航班。国际贸易需要经过长沙机场。从长沙机场将货物运到美国西海岸只需要3天时间。
4.2.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区内道路稀疏,道路总长29.97 km,路网密度3.3 km/ km2,开发区域、江北城区、鼎城区交通联系主要通过启明路和玉霞路进行联系。近两年市政府比较重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对莲花池、樟木桥等6条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为城市面貌改善和企业招商引资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德山开发区现有220KV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为240MVA,有110KVA变电站2座,主变容量为94.5MVA,三个变电站构成1个高压环网供电结构,主变压器6台。中低压配电网随着近三年的电网改造,有了一定的发展,现有35KVA配电线路7.3 km,10KVA 配电线路115km。
德山开发区市政供水由第四自来水厂供给,总设计规模为60万m3/d,此外部分企业有自备水源。
常德市德山污水处理厂位于常德市经开区德山镇五一村新包垸11组,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m3/d,采用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工艺,处理设施按2条5万m3/d处理线建设,项目于2005年5月取得省厅环评批复(湘环评[2005]44号),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建成调试,目前收集的污水量只有约3万m3/d,只能满足单条处理线的正常运行。2013年1月项目经常德市环保局同意投入试生产。其排水走向为经东风河排沅江。
4.3德山开发区总体规划概况
德山开发区在《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功能定位是:市级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依据总体规划,并结合德山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常德市德山开发区规划对德山开发区的定位是:湘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省级经济开发区;服务和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美好的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城市片区。德山开发区有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机械、电子、新材料、纺织服装、造纸、农产品加工、制药等优势产业,占开发区总产值的98%以上。表4.3-1为2006-2010年德山开发区的14个亿元投资项目。
表4.3-1    德山开发区2006年-2010年14个亿元投资项目
项目名称        总投资(亿元)        占地面积(亩)
华电常德火电厂        110        3500
泰格林纸常德林浆纸        98        3000
重庆民生单细胞蛋白        8.3        800
上海产业转移基地        10        1000
意大利生物柴油生产        5        500
中联重科重卡生产线        40        500
恒安纸业三期工程        2.4        97
台湾清蓝公司德山污水厂        3.2        120
武汉荣星常德家具产业园        5        500
常德留学生创业园        2        200
澳门铁成公司高速铁路绝缘材料        2        200
万马置业公司五星级宾馆        1.5        158
湖南创业(德力西)电器项目        1        100
广东美宏公司小城镇示范基地        60        20000
合计        348.4        30675
4.3.1人口发展规模
2020年人口控制规模:15万人左右。兼顾南部备用地中的生活用地安排,市政设施的计算按照18万人考虑。
4.3.2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德山开发区建设用地控制在37-40平方公里,并预留4-5平方公里的发展备用地。
4.3.3土地利用规划
德山开发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见表5.3-2)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为向南(跨越常张高速公路)为主、
向东(跨越东风河)为辅。用地规划图见附图。
规划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德山路和乾明路以西地段。在德山森林公园周边以
及靠近枉水河地段,布置一类居住用地。
保留现状沿德山路的行政办公用地,未来的德山开发区管委会将迁至德山路
与崇德路交叉口处;在南部中心规划商务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主要分布于
生活发展带,并在两个公共中心相对集中。
在北部中心建设德山开发区休闲娱乐中心,南部中心建设图书馆、青少年宫、
企业俱乐部等文化娱乐设施。在南部中心增设一处人型综合医疗设施用地和一块教育科研用地。荣王墓作为文物占迹用地得到保护。
规划三处体育用地。位于二弓路与乾明路交叉口西北角的体育用地为主体育
场馆用地,服务于整个德山开发区。在北部乾明路以东、莲池路以北地块和德山
森林公园南侧各设一块体育用地,以服务周边居民为主。
以常张高速公路、东风河为界,工业用地分为西北、西南和河东三片。西北
片一类工业为主,禁止重污染企业进入;西南片为一、二类工业用地;河东允许三类工业企业进入。
保留现状的国有粮库和其它二处小型仓储用地,在常张离速公路以南、二号
路以北、十二号路以东地块规划物流中心。
表4.3-2    德山开发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万m2)        人均(㎡/人)        比例(%)
居住用地        560.28        37.35        14.8
公共设施用地        194.78        12.99        5.2
行政办公用地        34.56               
商业金融用地        79.55               
文化娱乐用地        27.38               
体育用地        17.50               
医疗卫生用地        15.53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20.27               
文物古迹用地        0.14               
工业用地        1712.88        114.19        45.4
仓储用地        94.44        6.30        2.5
对外交通用地        113.54        7.57        3.0
道路广场用地        500.55        33.37        13.3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9.46        1.96        0.8
绿地        536.35        35.76        14.2
公共绿地        313.16        20.88        8.3
防护绿地        223.19               
特殊用地        31.10        2.07        0.8
城市建设用地        3773.39        251.56        100.0
生态绿地        512.96               
农村安置用地        18.90               
建设备用地        428.00               
规划用地        4733.24               

4.3.4给水和排水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规划
规划取消位于孤峰岭的原常德第二水厂(德山水厂)及其高位水池,不再作
为水源向德山开发区供水。开发区以常德市第四水厂为供水水源,经由市政管网
统一供给。有计划地逐步取消现状工业企业的自备水源,不再批准建设新的自备
水源。
(2)供水管网
规划沿善卷路再敷设一条由第四水厂至德山开发区的DNl200输水干管,与
现状DNl000输水干管共同向开发区供水。规划对现有给水管网进行完善和补
充,构成德山开发区的环状供水管网。
2、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德山开发区的新建地区排水管道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按地形地势排入自然水体。对旧的雨污合流管道逐步进行改造,最终在德山开发区实现完全的雨污分流制。
(2)污水排水规划
规划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15万t,厂址选择在开发区内东风河西岸五一村新包垸,一期建设规模10万t/d,2010年投入运行,远期规模15万t/d,2020年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一级标准执行。
规划污水干管大多呈东西向布置,污水支管沿南北向布置,污水经支管汇集
后,沿污水干管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
(3)雨水工程规划
德山开发区地势低洼,部分地段遇暴雨受淹严重,规划采用机泵强排。雨水经由沿路铺设的雨水管渠,汇入东风河与枉水河,再排入沅江。
4.3.5环境保护规划
德山开发区环境保护的总目标是:规划期末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1、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范围内,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水环境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I-Ⅳ类的范围内。沅江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水体标准,枉水河水质达到国
家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东风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IV类水体标准。
3、噪声环境质量目标:开发区各功能区环境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交通噪声控制带昼夜间控制在55-65分贝之间。区域噪声控制带昼夜间控制在50-60分贝之间。德山开发区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标准见表4.3-3。
表4.3-3     德山开发区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标准
类别        噪声执行标准(dBA)        保护范围
        昼间        夜间       
1类        55        45        德山开发区西部居住、商业地区
2类        60        50        老城区、桃林路以北地区
3类        65        55        工业区
其中1-3类标准的适用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3.6开发区企业准入及淘汰目录
1、开发区企业准入标准
开发区行业准入标准见表4.3-4。
表4.3-4    德山开发区行业准入标准
行业类型        指标        2010        2015        2020        备注
燃煤电厂        循环冷却系统        水耗(m3/MW.H)        ≤6.0        ≤6.0        ≤6.0       
                水重复利用率(﹪)        ≤98        ≤98        ≤98       
                能耗(kg标煤/千瓦时)        ≤275        ≤275        ≤275       
                单位土地投资(万元/公顷)        ≤5000        ≤5000        ≤5000       
        直流冷却系统        水耗(m3/MW.H)        ≤1.2        ≤1.2        ≤1.2       
                水重复利用率(﹪)        ≤45        ≤45        ≤45       
                单位土地投资(万元/公顷)        ≤5000        ≤5000        ≤5000       
造纸        本色纸浆        水耗(m3/t风干浆)        ≤10        ≤10        ≤10       

精细
化工        水耗(t/万元)        ≤581.5        ≤387.7        ≤258.5        参考中国环境年鉴
        废水排放量(t/万元)        ≤68.2        ≤52.1        ≤34.7       
        COD排放量(kg/万元)        ≤9.8        ≤3.3        ≤2.2       
        氨氮排放量(kg/万元)        ≤0.41        ≤0.04        ≤0.03       
        SO2排放量(kg/万元)        ≤15.6        ≤3.6        ≤2.4       
        固废排放量(kg/万元)        ≤22.1        ≤18.3        ≤12.2       
医药
制造        能耗(t标煤/万元)        ≤0.29        ≤0.20        ≤0.14        参考中国环境年鉴
        废水排放量(t/万元)        ≤12.4        ≤9.5        ≤6.3       
        SO2排放量(kg/万元)        ≤2.3        ≤0.5        ≤0.3       
        固废排放量(kg/万元)        ≤2.0        ≤1.3        ≤0.9       
纺织业        取水量(t/100m)        ≤3.8        ≤3.0        ≤2.0       
        用电量(Kw.h/100m)        ≤39        ≤30        ≤25       
        耗标煤量(kg/100m)        ≤60        ≤50        ≤35       
        废水产生量(t/100m)        ≤3.0        ≤2.4        ≤1.6       
        COD生产量(kg/100m)        ≤2.5        ≤2.0        ≤1.4       
        取水量(t/t)        ≤200        ≤150        ≤100       
        用电量(Kw.h/t)        ≤1200        ≤1000        ≤800       
        耗标煤量(kg/t)        ≤1800        ≤1500        ≤1000       
        废水产生量(t/t)        ≤160        ≤120        ≤80       
        COD生产量(kg/t)        ≤100        ≤75        ≤50       
制革业        水回用率(﹪)        ≤60        ≤60        ≤65        ①参考清洁清洁生产标准;②原皮指经盐腌制的盐湿皮
        耗水量(原皮)(t/t)        ≤62        ≤52        ≤47       
        耗电量(原皮)(Kw.h/t)        ≤540        ≤450        ≤360       
        耗煤量(原皮)(t/t)        ≤0.38        ≤0.35        ≤0.33       
        综合能耗(原皮)(kg标煤/t)        ≤540        ≤480        ≤440       
        废水产生量(原皮)(m3/t)        ≤60        ≤50        ≤45       
        COD生产量(原皮)(kg/t)        ≤140        ≤100        ≤60       
植物油制造业        水耗(料)(kg/t)        ≤1200/400﹡        ≤800/300﹡        ≤500/200﹡        ①参考清洁清洁生产标准;②﹡表示油脂精练指标
        电耗(料)(Kw.h/t)        ≤40/35﹡        ≤30/25﹡        ≤25/20﹡       
        耗标煤量(料)(kg/t)        ≤75/50﹡        ≤50/40﹡        ≤40/30﹡       
        精量废水产生量(油)(m3/t)        ≤0.6        ≤0.4        ≤0.2       
        COD生产量料(kg/t)        ≤2.0/24﹡        ≤1.0/10﹡        ≤0.4/6.0﹡       
机械、电子行业        水耗(t/万元)        ≤24        ≤19        ≤13        参考中国环境年检
        废水排放量(t/万元)        ≤5.0        ≤2.0        ≤1.3       
        COD排放量(kg/万元)        ≤0.5        ≤0.4        ≤0.3       
        氨氮排放量(kg/万元)        ≤0.03        ≤0.02        ≤0.01       
        SO2排放量(kg/万元)        ≤0.8        ≤0.3        ≤0.2       
        固废排放量(kg/万元)        ≤0.8        ≤0.4        ≤0.2       

2、开发区淘汰生产设备及工艺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并结合德山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列出开发区淘汰生产设备及工艺见表4.3-5。
表4.3-5    开发区将淘汰生产设备及产品
行业
类型        淘汰工艺        淘汰产品
农药化工行业        农药产品手工包(罐)装设备        多氯联苯、除草醚、杀虫眯、氯丹、七氯、毒鼠强(哇)、氟乙酰胺、氟乙酸钠、二溴氯丙烷、治螟磷;磷胺、甘氟
医药
制造业        (0)手工胶蘘填充工艺;②软木塞烫腊包装药品工艺;
③不符合DMP要求的安瓿拉丝罐封机;④塔式重蒸馏水器;⑤无净化设施的热风干燥箱;⑥劳动保护。三废治理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原料药生产装置。        铅锡软膏管、粉针剂包装用安瓿、药用天然胶蘘、直颈安瓿


业        ①年加工皮革3万张(折牛皮标张)以下的制革生产装置;②300t/a以下的油墨生产装置(利用高新技术、无污染的除外);③每分钟生产能力小于100瓶(瓶容量在250ml及以下)的碳酸饮料生产线;④1.7万t/a以下的化学制浆生产线;⑤3.4万t/a以下的草浆生产装置。        一次性发泡塑料
餐具


业        ①建国前生产的细纱机;②B581、B582型精纺细纱机;③BC81、BC582型粗纺细纱机;④B591绒线细纱机;⑤使用期限超过20年的各类国产毛纺细纱机;⑥B601、B601A型毛捻线机;⑦辊长1000mm以下的皮辊轧花机;⑧锯片在80以下的锯齿轧花机;⑨压力吨位在200t以下的皮棉打包机(不含160t短绒棉花打包机);⑩1332SD络筒机;⑾BC272、BC272B型分条梳毛机;⑿B701A型绒线摇绞机;⒀B311C、B311C(CZ)、B311C(DJ)型精梳机;⒁1511M-105织机;⒂K251、K251A型丝织机;⒃Z114型小提花机;⒄GE186型提花毛圈机;⒅Z261型人造毛皮机;⒆LMH551型平网印花机;⒇LMH571型圆网印花机;(23)LMH722M-180、LMJ722D-180型短环烘热定型机;(24)ZD647、ZD721、D101A型自动缫丝机;(25)ZD681型立缫机(26)DJ561型绢精纺织。        H112、H112A型毛分调整经机、B751型绒线成球机、1332系列络筒机

4.3.7重点园区与企业污染控制规划
按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思想,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1、桃林路以南、兴德路以北、东风河以西工业区
该区是德山开发区建立以来的建设重点,已经发展了纸业、食品加工、制药等优势产业。这个地区的工业应当以一类工业为主,允许布置少量的二类工业项目。对污染的控制应严格,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
2、常张高速公路以南地区
该区作为承接上海等东部城市产业转移的基地,重点扶持机械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适当控制污染型项目。
3、在东风河以东地区
该区离城市相对较远,主要为泰格林纸和华电常德电厂用地,有一定污染的企业可以布置在这个区域。
4.4东部扩建区概况
4.4.1东部扩建区开发现状
1、自然条件
东部扩建区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以园地、菜地、水塘、渠道以及村民居住用地为主,地势平坦,高程在28.5-39.4m之间,地表水系发达,沟渠纵横,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2、用地现状
东部扩建区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比较复杂,现有城市建设用地340.29公顷,占总用地31.6%,其中已被征用的土地89.6公顷,占总用地8.33%,水域和其他用地735.71公顷,占总用地68.37%。区内现有用地涉及五家单位五个村,即常德电厂、湘林木业、瑞冠科技无水甜菜城、恒通石化、海利化工以及民建村、七星庵村、乌塘岗村、新堰岗村、邱家岗村。用地现状详见表4.4-1。
表4.4-1    东部扩建区现状用地汇总表
序号        用地性质        用地代号        面积(hm)        所占比例(%)
1        居住用地        R        71.46        6.6
        其中        一类居住用地        R1        71.46        6.6
2        公共设施用地        C        1.26        0.11
        其中        行政管理用地        C1        0.68        0.06
                教育机构用地        C2        0.58        0.05
3        工业用地        M        6.79        0.6
        其中        二类工业用地        M2        2.14        0.2
                三类工业用地        M3        4.65        0.4
4        道路广场用地        S        71.18        6.6
        其中        道路用地        S1        71.18        6.6
5        水域和其他用地        E        735.71        68.4
        其中        水域        E1        200.98        18.7
                农林用地(无基本农田)        E2        533.08        49.5
                墓地        E3        1.65        0.15
6        已征用土地        M3        89.6        8.33
规划总用地                1076        100
3、人口分布现状
东部扩建区规划范围内人口分布基本集中在五个村。人口分布情况详见表4.4-2。
表4.4-2  东部扩建区人口现状一览表
村名        人口(人)        户数(户)
民建村        2139        745
七星庵村        2310        596
乌塘岗村        681        189
新堰岗村        922        256
邱家岗村        1958        544
合计        8010        2330
4、基础设施现状
(1)城市道路
目前东部扩建区内海德路已经形成,规划将其拓宽至30m,桃林路在海德路东侧延伸约1.65km,目前已经建成,松林路正在建设。
(2)给水现状
目前东部扩建区内,除海利常德农药有限公司有自备水源外,大部分村民和单位均饮用常德市自来水公司第四自来水厂提供的自来水。第四自来水厂位于陈家湾以南、常长公路与陈家岗之间,水厂以沅水为水源,总设计规模为60万吨/日,目前一期的实际供水量约为30万吨/日。未通自来水的村民靠地下水井取水。
(3)排水现状
东部扩建区内尚无完整的市政排水系统;市政排水设施建设相当薄弱。现有单位海利化工年排废水约110万吨,其工业废水经自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入沅江。恒通石化废水排放量为3450t/a,经隔油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沅江。目前海德路、桃林路给排水配套管网已经建成,本项目污水可以通过桃林路污水管进入德山污水处理厂。
5、村民搬迁安置现状
园区内共有五个村2330户居民需要拆迁安置。目前已投产企业海利化工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有372户居民,已经签约搬迁的有326户,现在已搬迁275户。
4.4.2规划概况
1、规划概况及产业定位
常德经济技术经开区东部扩建区规划范围东起二广高速、北抵沅江、南达长安路、西至海德路以西350m,总用地面积1076公顷。园区产业定位以化学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印染工业、新材料工业等三类工业为主,规划布局中三类工业用地占56.3%、仓储用地占4.3%、绿化用地占13.2%、道路用地占11.5%、市政公用设施用地6.2%、其他用地占8.5%。东扩区建设符合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德山开发区总体规划。
2、规划期限
东部扩建区规划近期到2012年,远期到2020年。
3、空间布局
空间结构布局:东部扩建区内以三类工业用地为主,辅以一定的仓储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其中,东北部片区靠近沅江设置港口码头、货运水运中心;中部片区在6号路两侧设置普通仓储用地与危险品仓储用地,并结合三港明渠布置公共绿地和集散广场;园区西边及南边均以工业用地为主;在园区的东北角规划德山第二污水厂;在靠近长安路一侧设置供热用地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用地。
4、用地规划
东部扩建区规划总用地见表4.4-3。
表4.4-3    东部扩建区规划总用地汇总表
序号        用地性质        用地代号        面积(公顷)        所占比例(%)
1        生产设施用地        M        605.5        56.3
        其中        三类工业用地        M3        605.5        56.3
2        仓储用地        W        46.7        4.3
        其中        普通仓库用地        W1        23.6        2.2
                危险品仓库用地        W2        23.1        2.1
3        绿地        G        142.2        13.2
        其中        公共绿地        G1        11.2        1
                防护绿地        G2        131        12.2
4        道路广场用地        S        123.5        11.5
        其中        道路用地        S1        112        10.4
                广场用地        S2        11.5        1.1
5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66.5        6.2
        其中        供热用地        U14        6.1        0.6
                雨水污水处理用地        U41        21.3        2
                供电用地        U12        13.3        1.2
                消防防洪设施用地        U9        21.1        2
                固体废弃物处理用地        U42        4.7        0.4
6        水域和其它用地        E        28.1        2.6
        其中        渠道用地        E1        28.1        2.6
7        对外交通用地        T        63.5        5.9
        其中        河港用地        T42        63.5        5.9
规划总用地                1076       
已出让土地                89.6       
5、给排水规划
(一)给水规划
东部扩建区内采用德山第四水厂供水。给水管网设施应根据园区发展方向、道路规划进行分期规划,配套建设,管线设计尽可能按远期考虑。充分利用东部扩建区内现状道路下已设有的管道,结合道路的布局及分期建设,新设供水管网,并采用环状管网与枝状管网相结合的供水方式,扩大供水覆盖面。
给水体制:东部扩建区给水管网沿规划的主干道连接成环状,管径为300-500 mm,再通过配小管送至各用水点。生活给水最高日用水量标准按250升/人·天考虑,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按0.8万m3/(km2·d)考虑,单位工业用地用水指标综合按2.0万m3/(km2·d)考虑。近、远期用水量预测结果分别见表4.4-4和表4.4-5。
表4.4-4    东部扩建区用水量预测(近期)
序号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ha)        用水量指标(万m3/(km2·d)        日用水量(万m3/d)
1        工业用地        201.8        2.0        4.03
2        道路绿化        41.2        0.2        0.08
3        绿化用地        47.4        0.1        0.047
4        未预见用地        按10%计                0.42
合计                4.58
表4.4-5    东部扩建区用水量预测(远期)
序号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ha)        用水量指标(万m3/(km2·d)        日用水量(万m3/d)
1        工业用地        605.5        2.0        12.1
2        道路绿化        123.5        0.2        0.24
3        绿化用地        142.2        0.1        0.142
4        未预见用地        按10%计                1.25
合计                13.74
(二)排水规划
①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园区内近期污水量为3.66万m3/d,远期污水量为7.34万m3/d。
②污水厂规划
根据《常德市德山排水专项规划》,德山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为10万m3/d,远期处理规模为15万m3/d。目前,德山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现状水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为市政用水量3.44万m3/d,一为自备用水量3.28万m3/d。按产污率80%计算,近期,经开区近期污水量5.38万m3/d,德山污水厂的处理能力仍满足要求。目前海利化工、恒通石化、瑞冠生物废水经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表4一级标准后排放。
根据《常德市德山经济经开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08-2030)》,德山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尚不能满足未来污水处理需要,因此,规划在园区内东北角,沅江以南新建第二污水厂,近期和远期设计能力分别为15万m3/d 和30万m3/d,占地35公顷,规划于2015年建成。远期东部扩建区内产生的污水将排至第二污水厂。此外,远期第二污水处理厂还将收纳东部综合居住商业服务片区、南部工业园区及常张高速以南片区的污水。污水厂采用二级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率达100%。
③污水管道设计
近期,东部扩建区内产生的污水经拟建的污水支管汇流入园区内的污水干管,再经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送入德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沅江。
远期,当德山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达到饱和时再新建德山第二污水处理厂,同时改变污水提升泵站的污水输送方向至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主干管管径范围D500~D1200。
④东部扩建区排与经开区排水规划的相互关系
总规关于污水系统的规划:
第一污水系统:即东风河以西、常张高速以北片区,污水进入德山污水处理厂。
第二污水系统:即常张高速以南片区,污水经收集近期入德山污水处理厂,远期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厂。
第三污水系统:即东风河以东、沅江以南片区,远期污水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厂。
根据《常德市德山经济经开区概念性规划(2008-2030)》,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属于经开区的第三污水系统,园区内近期的污水进入德山污水处理厂,远期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管径范围D500-2200。
⑤雨水工程规划
根据东部扩建区自然地貌特点,雨水采用低压排水系统,低区雨水经道路雨水支管、干管汇流收集后,当河道水位低于低排渠道出水涵闸时,雨水自然排入;当河道水位高于低排渠道出水涵闸时,关闭涵闸、启泵排水。雨水规划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紧密结合,确保规划重现区内不出现内涝。
东部扩建区地面标高均低于41.98m,全部属于低区雨水排放系统。沿城市主、次干道布置雨水管网系统收集雨水,按规划道路标高分片排入地势较低处的排渍泵站。枯水期时沅江的水面标高低于管道水面标高,各区的雨水可自流入沅江,当沅江的水面标高高于管道水面标高时,须启动排渍泵站,将雨水提升后才能进入水体。近期雨水经主干管收集后排入黄石岗机埠,远期雨水经主干管收集后在已建成的邱家碈机埠处抽排入沅江。
4.4.3东扩区环评批复要求摘录
湖南省环保厅于2010年12月9日对《常德市经济开发区东部扩建区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批复(湘环评【2010】)336号。批复要点摘录如下:
1、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东扩区内各功能区相对集中;严格按照功能区划进行开发建设,处理好东扩区及周边工业、生活、配套服务等各功能组团的关系。对临近规划区东南部的枫树岗和茶叶岗安置小区进行规模控制,并对园区南部、西南部引进企业严格予以限制,两个安置小区1000米范围内不得引进气型污染项目。
2、严格执行入园企业准入制度,入园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保规划以及工业园主导产业定位要求,不得引进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汗液政策的建设项目及食品加工等不符合园区主导产业定位的项目;园区应优先引进以化学工业、纺织印染工业、新材料工业为主导的三类工业,优先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企业,并确保引进项目具备成熟的污染防治技术。在入园项目前期和建设期,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其排污浓度、总量必须满足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并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3、规划区内排水实施雨污分流,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合理规划远期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案,确保规划区各企业产生的污水顺利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园区内各企业实行工业用水重复率指标控制,各企业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不得低于65%,企业外排废水必须经预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表1和表4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德山污水厂(近期)或第二污水处理厂(远期)进行集中处理。
4、做好规划区大气污染控制措施。鼓励入园企业采用节能工艺,增加可利用资源的回收量,降低能耗;加强企业管理,对各企业有工艺废气产出的生产节点配置废气收集与处理净化装置,做到达标排放;加强生产工艺研究与技术改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入园企业各生产装置排放的废气必须经处理达到相应的行业排放标准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做好园区内低硫煤的统一调配和供应,并积极推广清洁能源,远期规划在园区设置集中供热,淘汰园区内分散燃烧锅炉,进一步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
5、做好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强粉煤灰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进程,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快开发区固废处置(含危废暂存)场地的建设,对工业企业产生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固废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严防二次污染。生活垃圾集中后送到开发区檀树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统一处理。
6、开发区要建立专职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严防环境风险事故发生。
7、按开发区的分歧开发规划统筹制定拆迁安置方案,落实移民生产生活安置措施,防止移民再次安置和次生环境问题。
8、污染总量控制:COD:2000t/a、SO2:3500t/a(含常德电厂2452.5t/a),总量指标纳入当地环保部门总量控制管理。
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项目与常德力元泡沫镍园区搬迁升级建设项目做监测时周边没有重大污染企业运营,因此本项目的环境质量调查数据引用常德力元泡沫镍园区搬迁升级建设项目时的现状监测数据,以下为常德力元泡沫镍园区搬迁升级建设项目现状监测数据。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1.1现场监测调查
1、监测点
本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为6个,具体情况见表5.1-1,监测点位置见附图。
表5.1-1    环境空气监测布点
序号        监测布点        与工程相关位置        备注
A1        拟建场地以北500m        北500m        上风向参照点
A2        拟建场地处        拟建地厂界       
A3        拟建场地以南1000m        南1000m        下风向
A4        乌塘岗村居民集中点        南270m        居民集中点
A5        枫树岗安置小区        西860m        居民集中点
A6        郑家挡居民集中点        西南330m        居民集中点

2、监测项目、时间、监测频次
(1)监测项目
PM10、SO2、NO2 、HCL、H2SO4、NH3日均浓度。
(2)监测时间
本次环境空气监测时间为2013年11月25日-12月1日,连续监测7天。
(3)监测频次
每天采样4次,采用时间分别为07:00、11:00、15:00、19:00。
3、采样及分析方法
采样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分析方法按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执行;HCL采用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27-1999;H2SO4采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NH3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3-2009。
5.1.2监测结果与评价
1、执行标准:PM10、SO2、NO2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HCl、H2SO4、NH3执行TJ36-79《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中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具体限值见表5.1-2。
表5.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标准   mg/m3
污染物名称        小时均值        日均值        执行标准
SO2        0.50        0.15        GB3095-2012
中二级标准
PM10        /        0.15       
NO2        0.08        0.2       
HCl        0.05        0.015        TJ36-79
H2SO4        0.30        0.10       
NH3        0.2        /       
2、评价方法
根据本次现状监测值及统计结果,采用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单因子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或等于1,表明该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单因子参数的标准指数小于1,表明该参数符合规定的标准。其公式为:
Pi≤ Ci/ Cio
式中:Pi——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mg/Nm3)
Cio——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Nm3)
3、评价结果及统计分析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5.1-3。  
表5.1-3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
污染物        监测点        A1        A2        A3        A4        A5        A6
SO2
日均
浓度        浓度范围(mg/m3)        0.041-0.044        0.042-0.045        0.050-0.053        0.043-0.048        0.044-0.046        0.046-0.049
        平均值(mg/m3)        0.042        0.043        0.051        0.045        0.045        0.047
        单因子污染指数        0.28        0.29        0.34        0.30        0.30        0.31
PM10
日均
浓度        浓度范围(mg/m3)        0.085-0.088        0.123-0.127        0.103-0.106        0.083-0.088        0.087-0.090        0.087-0.092
        平均值(mg/m3)        0.086        0.125        0.104        0.085        0.088        0.090
        单因子污染指数        0.57        0.83        0.69        0.56        0.59        0.60
NO2
日均
浓度        浓度范围(mg/m3)        0.028-0.032        0.033-0.034        0.036-0.038        0.031-0.033        0.028-0.034        0.028-0.033
        平均值(mg/m3)        0.03        0.033        0.037        0.032        0.030        0.030
        单因子污染指数        0.15        0.16        0.18        0.16        0.15        0.15
HCl
日均
浓度        浓度范围(mg/m3)        0.005L        0.005L        0.005L        0.005L        0.005L        0.005L
        平均值(mg/m3)        0.005L        0.005L        0.005L        0.005L        0.005L        0.005L
        单因子污染指数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H2SO4
日均
浓度        浓度范围(mg/m3)        0.01L        0.01L        0.01L        0.01L        0.01L        0.01L
        平均值(mg/m3)        0.01L        0.01L        0.01L        0.01L        0.01L        0.01L
        单因子污染指数        0.1        0.1        0.1        0.1        0.1        0.1
NH3
小时
浓度        浓度范围(mg/m3)        0.01L        0.01L        0.01L        0.01L        0.01L        0.01L
        平均值(mg/m3)        0.01L        0.01L        0.01L        0.01L        0.01L        0.01L
        单因子污染指数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由表5.1-3可见,对照GB3093-2012二级标准,评价区域内PM10、SO2、NO2日均浓度污染指数均小于1,对照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HCl、H2SO4、NH3日均及小时浓度污染指数小于1。
所以,评价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环境现状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HCl、H2SO4、NH3符合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2.1监测断面的设置
项目污水入常德市德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经东风河入沅江。
本次地表水沅江的评价范围为东风河入沅江口上游500m至下游2500m河段,共3Km范围,沅江设2个断面,见表5.2-1。


表5.2-1    水质监测断面
断面序号        监测断面        位置
S1        老码头        枉水入沅江口至东风河入沅江口之间
S2        社木铺        东风河入沅江口至鼎城区社木铺人渡之间
5.2.2常规监测资料收集调查
收集2012年7-9月常德市环境监测站对沅江常规监测断面老码头、社木铺断面监测数据,列出主要水质指标PH、CODcr、BOD5、镍、石油类浓度。
5.2.3评价标准及方法
1、评价标准:依据常德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东风河入沅江口至社木铺人渡河段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标准值见表5.2-2。
表5.2-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单位:mg/L  pH除外)
标准类型        pH        CODcr        BOD5        镍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GB3838-2002中Ⅳ类        6-9        ≤30        ≤6        ≤0.02        ≤1.5        ≤0.3        ≤0.5

2、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小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
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Si,j ≤ Ci,,j / Csi
pH的标准指数采用下式:


式中:Ci,,j ――水质参数i在监测j点的浓度值(mg/L);
          Csi ――水质参数i地表水水质标准值(mg/L);
          SpH,j ――水质参数pH在j点的标准指数;
          pHj ――j点的pH值;
          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5.2.4监测结果与评价
水质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见表5.2-3。
表5.2-3    地表水水质监测统计表   (mg/l,pH除外)
断面            项目        评价因子
                PH             CODCr        BOD5        镍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S1        浓度均值        7.09-7.88        13.69        0.71        0.002L        0.151        0.089        0.036
        标准指数        0.44        0.46        0.12        0.1        0.1        0.3        0.072
S2        浓度均值        7.03-7.78        12.02        0.80        0.002L        0.179        0.102        0.037
        标准指数        0.39        0.40        0.13        0.1        0.12        0.34        0.074
表5.2-3数据表明,东风河入沅江口至社木铺人渡河段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
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3.1监测点位的设置
为了了解力元新材拟建场地地下水现状,环评期间对新厂区附近地下水进行了取样监测,监测点见表5.3-1。
表5.3-1    地下水监测点位
断面序号        监测点位                   位置
D2        乌塘岗居民地下水井        拟建新厂区附近
5.3.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PH、镉、铜、镍。
监测时间为:2013年11月26日。
分析方法:PH 为GB/T 5750.4-2006玻璃电极法;镉、铜、镍为GB/T5750.6-2006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发射法。
5.3.3评价标准及方法
1、评价标准:依据常德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地下水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标准值见表5.3-2。
表5.3-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值(单位:mg/L  pH除外)
标准类型        pH        镉        铜        镍
GB/T14848-93中III类        6-9        ≤0.01        ≤1.0        ≤0.05

2、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小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
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Si,j ≤ Ci,,j / Csi
pH的标准指数采用下式:


式中:Ci,,j ――水质参数i在监测j点的浓度值(mg/L);
          Csi ――水质参数i地表水水质标准值(mg/L);
          SpH,j ――水质参数pH在j点的标准指数;
          pHj ――j点的pH值;
          pHsd――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5.3.4监测结果与评价
水质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见表5.3-3。

表5.3-3    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表   (mg/l,pH除外)
点位        项目        评价因子
                PH        镉        铜        镍
D2        浓度均值        7.26        0.004L        0.009L        0.006L
        标准指数        0.13        0.4        0.009        0.12
表5.3-3数据表明,力元老厂区及本次项目拟建地区域地下水质符合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
5.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4.1监测点位的设置
为了了解力元新材拟建场地土壤环境现状,环评期间对新厂区附近土壤进行了取样监测,监测点见表5.4-1。
表5.4-1    土壤监测点位
点位序号        位置
T1        拟建场地以北500m
T2        拟建场地内
T3        拟建场地以南500m
5.4.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PH、镉、铜、镍。
取样时间为:2013年11月26日。
分析方法:PH 为 LY/T 1239-1999中规定方法;镉、铜、镍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HJ350-2007。
5.4.3评价标准
依据常德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土壤环境执行GB15618-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5.4-2。


表5.4-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单位:mg/L  pH除外)
标准类型        pH        镉        铜        镍
GB15618-95中二级        <6.5        ≤0.3        ≤50        ≤40
        6.5-7.5        ≤0.6        ≤100        ≤50
        >7.5        ≤1.0        ≤100        ≤60
5.4.4监测结果与评价
土壤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见表5.4-3。
表5.4-3   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结果表    单位:除pH外mg/kg
监测因子        评价指标        T1        T2        T3
pH        监测值        6.88        6.14        6.86
        超标率(%)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镉        监测值        0.1L        0.1L        0.1L
        超标率(%)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铜        监测值        23.4        61.1        30.1
        超标率(%)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镍        监测值        30.8        45.8        37.2
        超标率(%)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表5.4-3数据表明,力元新厂区周边各点各监测因子均符合GB15618-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5.5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5.5.1监测点位布设及监测因子
根据项目排水去向和所在地环境特征,以及相关规范要求,本次评价引用了《常德市表面处理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沅江东风河入口下游200米处民建机埠处和沅江社木铺处的底泥监测数据。
表5.5-1    底泥现状环境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一览表
监测点名称        监测点位置        监测因子
D1        沅江东风河入口下游200米处民建机埠处        PH、铜、锌、镍、镉
D2        沅江社木铺处       
5.5.2监测时间、频次及分析方法
监测时间为2012年5月27日,各监测点均进行一次采样。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方法进行。
5.5.3监测结果与评价
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见表5.5-2。
表5.5-2    拟建项目厂界声环境监测及评价结果    单位:dB(A)
监测项目        D1监测点        D2监测点        评价标准        超标情况
PH        7.66        7.60        >7.5        不超标
铜        24.2        28.2        100        不超标
锌        104        139        300        不超标
镍        24.1        26.7        60        不超标
镉        0.078        0.082        0.6        不超标
表5.5-2数据表明,沅江各点各监测因子均符合GB15618-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5.6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5.6.1监测点位
为了了解拟建项目地点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期间对拟建场地周边及附近敏感点进行了现状声环境监测。声环境监测点位见表5.6-1,点位图见监测点位布置图。
表5.6-1    声环境监测点位
点位序号        位置
N1        新厂区东面
N2        新厂区南面
N3        新厂区西面
N4        新厂区北面
N5        南面270米乌塘岗居民集中点
5.6.2监测项目、时间等
1、监测项目
等效连续A声级,Leq(A)。
2、监测时间和频次
2013年11月26日,连续监测1天,分昼间(06:00-22:00)和夜间(22:00-06:00)各1次进行,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20min。
4、采样和分析方法
采样和分析方法均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家推荐的方法。
5、评价标准
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及3类及4a类标准评价。
5.6.3监测结果与评价
拟建项目厂界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5.6-2。
表5.6-2    拟建项目厂界声环境监测及评价结果    单位:dB(A)
监测点位        监测时段        监测值        超标值        评价标准
N1(东面)        昼间        56.3        0        65
        夜间        46.5        0        55
N2(西面)        昼间        57.0        0        70
        夜间        46.9        0        55
N3(南面)        昼间        57.5        0        65
        夜间        48.3        0        55
N4(北面)        昼间        56.6        0        70
        夜间        48.5        0        55
N5(乌塘岗)        昼间        57.1        0        60
        夜间        47.9        0        55
从上表可知,拟建地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临桃林东路和松林路符合4a类标准。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1.1地面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施工期修建临时沉淀池,基础施工中的泥浆水、主体施工中的建材冲洗水,车辆出入冲洗水等生产废水,排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澄清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期生活废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再经邱家昏电排排入沅江,污水的排放量约为16t/d。
由于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水质简单、水量小、处理措施简单有效,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6.1.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扬尘产生的主要环节为原有建筑物拆除、场地平整、土方挖掘、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运输。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天气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因此本次评价采用类比现场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施工场地的扬尘情况类比北京市环科所对施工扬尘所做的实测资料及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对施工场地扬尘进行的实测资料。扬尘情况见表6.1-1-1、表6.1-2。
表6.1-1    北京某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情况(mg/m3)
检测
位置        工地上风向50m        工地内        工地下风向        备注
                        50 m        100 m        150 m       
范围值        0.303-0.328        0.409-0.759        0.434-0.538        0.356-0.465        0.309-0.336        平均风速2.5m/s
均值        0.317        0.596        0.487        0.390        0.322       

表6.1-2    石家庄市某工地近场大气TSP浓度变化表
距工地距离m        10        20        30        40        50        100        备注
浓度
mg/m3        场地未洒水        1.75        1.30        0.78        0.365        0.345        0.33        春季
测量
        场地洒水        0.437        0.350        0.31        0.265        0.250        0.238       
由上表中可知:
(1)建筑施工扬尘较严重,当风速为2.5m/s时,工地内的TSP浓度为上风向对照点的1.9倍。
(2)对比表6.1-1和6.1-2可知,施工扬尘随风速的增加其影响范围有所增加,但影响范围一般在其下风向约150m以内。
常德市的平均风速为2.1m/s,常年主导风向为NNE。按预测结果,施工期扬尘影响范围在150m左右。主要影响方位为项目建设区域东面和南面。依照保护目标相对方位及距离,在施工期内对周边敏感点基本无影响。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措施能大大降低施工场地扬尘对的影响,同时这些不良影响也将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综上所述,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处理措施有效,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6.1.3声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源
建筑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车辆,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备流动性、噪声较高(5m处噪声值在80-90dB(A))的特征。因此,在考虑本工程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时,仅考虑点声源到不同距离处经距离衰减后的噪声。各类施工机械声级采用类比调查法获取,具体的噪声源强见表6.1-3。
表6.1-3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
序号        施工阶段        设备        单机最大噪声值dB        噪声测距
1        土方        推土机        86        5m
2        土方        装卸机        90        5m
3        土方        挖掘机        85        5m
4        结构        振捣机        100        5m
5        结构        电焊机        85        5m
6        运输        卡车        92        5m
2、噪声值计算
在考虑本工程噪声源对环境影响的同时,仅考虑点声源到不同距离处经距离衰减后的噪声,计算出声源对附近敏感点的贡献值,并对声源的贡献值进行分析。噪声值计算模式为:
LA(r)≤LAref(ro)-(Adiv+Abar+Aatm+Aexc)
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
LAref(ro)——参考位置ro处的A声级,dB;
Adiv——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dB ,
Adiv≤20lg(r/ ro)
Abar——遮挡物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dB,在此取值为0;
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dB,
Aatm≤α(r/ro)/100,查表取α为1.142;
Aexc——附加A声级衰减量dB,Aexc≤5lg(r/ro)。
   施工场地噪声预测结果见表6.1-4。
表6.1-4    距声源不同距离出的噪声值dB(A)
设备名称        5m        10m        20m        40m        50m        100m        150m        200m        300m
推土机        86        78        71        63        61        53        49        45        41
装载机        90        82        75        67        65        57        53        49        45
挖掘机        84        76        69        61        59        51        47        43        39
振捣机        80        72        65        57        55        47        43        39        35
电焊机        85        77        70        62        60        52        48        44        40
卡车        92        84        77        69        67        59        55        51        47
从表中可看出,施工机械噪声较高,昼间噪声超过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情况出现在距声源100m范围内,夜间施工噪声超标情况出现在200m范围内。施工噪声特别是夜间的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3、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建设单位施工期主要施工设备安排在项目所在地的北部,由于项目所在地东西宽270m,南北长377m,可保障施工机械离居民区的距离大于200m,因此只要建设管理部门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因工艺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三日内报请常德市环保局德山分局批准,并向施工场地周围的居民或单位发布公告,以征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可将噪声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6.1.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由于本项目地址平坦,项目实施时基本可以实现挖填平衡,无借方和弃方。建设单位对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作为本工程的回填土,开挖的表土临时堆放后作为后期绿化用土,临时堆放过程中做好护坡、覆盖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生活垃圾拟采取集中收集送城市垃圾中转站。
建设期的固体废物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6.1.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仅是工程建设本身直接作用于生态系统的结果。工程建设将不可比避免地影响到环境的各个要素,使得当地原有生物生境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将受到破坏。
(1)建设工程区域由于人类的干扰,大型野生动物已不多见,野生动物资源较少,主要动物有体型较小的鸟类,如山雀等,但种群数量不大。哺乳类有田鼠等;两栖类有青蛙等;爬行类有蛇、壁虎等;腹足类有蜗牛、田螺等;环节类有蚯蚓、蚂蟥等;节肢类有蜈蚣、甲虫、蚂蚁等,以及其它昆虫类,如蝴蝶、蜻蜓等。
施工期间,施工活动车辆和人群往来所带来的各种噪声,对生活在周围地区的动物会产生不利影响。动物因失去栖息场所和噪声干扰而向远离施工区的方向迁移,从而使施工区四周地带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2)项目建设中需要对整个场地进行平整,这势必破坏原有地表植被,破坏原有动植物的生境,迫使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动物迁徙。
(3)项目建成后,随着大面积的绿化,将使得一些原来栖息在这里的小型动物或鸟类回归。
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施工期将全面减少地块的生物多样性,营运期随着绿化工程实施,将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拟建项目土地利用类型以一般农田为主,但随着德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这部分农田早已经规划调整为开发建设用地。其改变的农田面积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补偿调剂。
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该部分土地的性质。
3、水体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项目建设中由于开挖、堆置等活动,破坏地表植被,使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破坏地表水保设施将造成水土流失47.5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28.5t;开发土方临时堆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252t。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新增水土流失总量280.5t。
在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后,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率可达80%左右,水土流失量可以控制在56.1吨左右。
(3)水土流失的危害
裸露土壤有机质流失快,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中的氮、磷、有机质及无机盐含量下降,给以后的植被恢复增加难度。
伴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地表径流夹带进入水体的悬浮物及其它无机污染物质增加,会增加受纳水体沅江的浑浊度,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使受影响河段水体环境质量恶化,功能下降。
6.2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6.2.1地面气象资料
项目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寒暑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春多寒潮阴雨,夏多暴雨、高温,秋伏易旱。
1、风速
一年中3月、4月、7月平均风速较大,达2.5m/s;10月、11月、12月平均风速较小,为2.0~2.1m/s;全年平均风速为2.3m/s。累年各月平均风速见表6.2-1。
表6.2-1    累年各月平均风速统计值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风速(m/s)        2.2        2.4        2.5        2.5        2.3        2.2        2.5        2.4        2.2        2.1        2.1        2.0        2.3

2、风向
项目所在地常年主导风为北北东风,出现频率为19%,次多风为北风,出现频率为12%。春、秋、冬三季盛行北北东风,风向频率分别为16%、21%和18%;夏季盛行南南西风,风向频率为17%。全年静风频率为17%,夏季较低为12%,冬季较高为22%。累年地面风向频率玫瑰图见图6.2-1。

图6.2-1    项目所在地全年及四季风向玫瑰图
6.2.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5.3.2.4的规定,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见表1.6-2—1.6-3。
1、烧结炉尾气影响分析
根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HEV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中烟尘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0.0164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1.82%,出现于下风向113m处。NO2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0.004458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2.229%,出现于下风向113m处。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烧结炉尾气NO2、烟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HEV泡沫镍电镀车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影响分析
根据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HEV泡沫镍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尾气最大排气筒中盐酸雾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0.0009656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1.93%,出现于下风向428m处。硫酸雾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0.0002552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0.085%,出现于下风向428m处。均满足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HEV泡沫镍电镀车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硫酸雾、HCl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无组织排放影响分析
(1)氨气无组织排放分析
液氨贮罐上料时产生无组织排放氨,根据对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的监测,下风向南厂界氨的浓度小于0.01mg/m3,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0.2mg/m3标准。由于本项目工艺相同,因此具有可比性,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2.3排气筒高度校核
1、HEV泡沫镍车间烧结炉尾气排气筒高度校核
烧结炉尾气建设单位拟采取有组织排放措施,每个车间设置烧结炉尾气排气筒1根(共2根,其中300万平方米/年车间各1根,风量1568m3/h,各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东部,距离各车间西侧150m以上),排气筒高度25m,且各烧结尾气排气筒之间距离大于两排气筒高度之和(车间宽72m,车间之间相距20m,最近两排气筒之间距离92m大于50m),无需进行等效排气筒计算。且厂区内最高建筑为宿舍和办公楼,高度约20m,其距离排气筒200m内,其余建筑3F(9m)以下;东面200m范围内中锂新材厂区最高建筑4F(12m),排气筒高度符合要求。
据污染源分析,烟尘排放浓度2.5-57mg/m3、NO2排放浓度6.3-211mg/m3、NH3排放浓度0.007mg/m3,烟尘排放速率0.006-0.18Kg/h、NO2排放速率0.018-0.66Kg/h、NH3排放速率为0.00021Kg/h。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二级标准。
2、HEV泡沫镍车间镀液蒸发浓缩系统尾气
新建项目对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上加设了集气罩,并将车间完全密闭,车间电镀酸雾全部通过集气罩抽风,抽出风引致蒸发浓缩器底部作为送风,蒸发浓缩器顶部设抽风机抽风,抽出风再经处理后排放。蒸发系统尾气建设单位拟采取碱液喷淋处理措施,将蒸发器尾气集合在一个排口,在排放口设置液喷淋吸收塔1套,对尾气进行处理后排放。每个车间蒸发系统尾气排气筒1根(共2根,300万平方米/年车间各1根,风量各15000m3/h,各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东部,距离各车间西侧150m以上),排气筒高度25m,且厂区内最高建筑为宿舍和办公楼,高度约20m,其距离排气筒200m内,其余建筑3F(9m)以下;东面200m范围内中锂新材厂区最高建筑4F(12m),排气筒高度符合要求。
碱液吸收塔处理效率达90%以上,废气经处理后盐酸雾及硫酸雾的排放浓度分别为:3.35mg/m3,0.44mg/m3。废气经处理后硫酸雾排放浓度小于30mg/m3,HCl排放浓度小于30mg/m3。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5标准。
6.2.4排气量校核
HEV泡沫镍电镀车间蒸发浓缩系统及正压系统总风量为30000m3/h,21600万m3/a,新建泡沫镍产量为600万平方米/年,镀面2层,由于泡沫镍为三位多孔结构,其比表面较大,总镀层面积大于1200万平方米/年,每平方米镀件的排风量小于18.0m3/m2。
钢带密度7.85g/cm3,钢带厚度0.05-2mm,则计算1600吨钢带的双层面积为203-813万平方米,风量为15000m3/h,总风量为10800万m3/a,每平方米镀件的排风量为13.3-53.2m3/m2(平均33.25m3/m2)。
满足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6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37.3m3/m2)标准。
6.3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6.3.1环境影响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废水包括含镍生产废水、纯水制备废水、生活废水。其中含镍废水主要为镍块清洗水、地面清洗水、镀槽及钛蓝清洗废水等,其中含镍废水一并经公司废水处理站处理达到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标准后排放;纯水制备过程产生的浓水主要含钙镁离子,建设单位拟对其收集后回用于产区地面洒水、绿化、冲厕,多余的排雨水系统,再生及反冲洗水经调节沉淀池对PH和SS进行预处理后汇入公司总排口;生活废水经高效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总排放口。公司总排口废水经松林路、桃林东路污水管网,再排入德山污水处理厂处理,最后经东风河排入沅江。本项目废水产生量为231.6m3/d(其中生产废水63.6m3/d,生活废水168m3/d),废水实际排放量211.6m3/d(其中生产废水43.6m3/d,生活废水168m3/d)。由于本项目废水排放量较小,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显示受纳水体沅江达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环境容量较大,本项目废水排德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沅江,对沅江影响较小。
6.3.2排水量校核
本项目泡沫镍生产废水排放量为13085m3/a,泡沫镍镀层面积大于1200万m2。单位产品基准废水产生量为1.1L/m2,废水经处理后绝大部分回用,仅少量排放。
满足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200L/m2)标准。
6.4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4.1地下水环境影响因子
项目营运期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的因子主要是电镀废水、槽液等,其影响途径分别为:
1、化学原料及危废存放在未采取防渗措施的库房地面,可能下渗影响地下水质。
2、电镀槽液发生泄漏,而车间地面未采取防渗措施,同时也无应急收集池,导致槽液通过土壤下渗影响地下水环境。
3、电镀废水等未采取有效收集措施,导致发生漫流,经土壤下渗,影响地下水环境。
4、电镀废水排放管道未采取防渗措施,通过排放管附近土壤下渗影响地下水环境。
5、电镀废水排放管道发生泄漏,通过排放管附近土壤下渗影响地下水环境。
6、发生泄漏风险时,因应急措施不全面,而导致泄漏物质未能全部有效收集,通过土壤下渗影响地下水环境。
6.4.2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防止项目营运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建设单位拟采取如下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环境管理,对化学原料库及车间地面采取防腐防渗处理,并将各类原料用容器盛装好,防止其发生泄漏和洒落。
2、加强对各电镀车间电镀槽的维护和巡视,及时检修,同时对各电镀车间电镀槽设置泄漏槽液收集沟,将泄漏的槽液引致地下应急收集池(设置在200万平方米泡沫镍车间电镀车间下方,已建设),应急收集池容积5500m3,采取防腐防渗处理,收集事故情况下各电镀车间电镀槽泄漏的槽液。
3、建立完善的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做到各类废水均能得到有效收集、处理和排放。
4、对电镀废水循环及排放管道采取防渗处理,定期进行维护和巡视,及时检修,防止其破裂造成废水泄露。
5、建立风险应急预案,配套相应应急设备,一旦发生泄漏风险时,能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将泄漏物质及时收集。
6.4.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建设单位通过加强管理,做好地面防渗、建立完善的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建立必要的废水应急收集池、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并配套相应应急设备。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化学原料及电镀废水等对地下水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在正常情况下,项目营运时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在发生风险事故时,也能极大限度地减轻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
同时类比力元新材老厂区多年的生产情况和对其厂区附近地下水的监测情况可知,项目在正常营运期间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
6.5营运期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6.5.1土壤环境影响因子
项目营运期可能对地下土壤环境造成影响的因子主要是重金属镍,其影响途径分别为:
1、化学原料及危废存放在未采取防渗措施的库房地面,可能影响其下层土壤。
2、电镀槽液发生泄漏,而车间地面未采取防渗措施,同时也无应急收集池,导致槽液渗入土壤。
3、电镀废水等未采取有效收集措施,导致发生漫流,渗入土壤。
4、电镀废水排放管道未采取防渗措施,或废水排放管道发生泄漏时均会影响其周边土壤环境。
5发生泄漏风险时,因应急措施不全面,而导致泄漏物质未能全部有效收集,通过水泥地面流进土壤。
6.5.2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防止项目营运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土壤的影响,建设单位拟采取如下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环境管理,对化学原料库及车间地面采取防腐防渗处理,并将各类原料用容器盛装好,防止其发生泄漏和洒落。
2、加强对各电镀车间电镀槽的维护和巡视,及时检修,同时对各电镀车间电镀槽设置泄漏槽液收集沟,将泄漏的槽液引致地下应急收集池(设置在200万平方米泡沫镍车间电镀车间下方,已建设),应急收集池容积5500m3,采取防腐防渗处理,收集事故情况下各电镀车间电镀槽泄漏的槽液。
3、建立完善的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做到各类废水均能得到有效收集、处理和排放。
4、对电镀废水循环及排放管道采取防渗处理,定期进行维护和巡视,及时检修,防止其破裂造成废水泄露。
5、建立风险应急预案,配套相应应急设备,一旦发生泄漏风险时,能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将泄漏物质及时收集。
6.5.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建设单位通过加强管理,做好地面防渗、建立完善的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建立必要的废水应急收集池、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并配套相应应急设备。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化学原料及电镀废水等对周边土壤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在正常情况下,项目营运时对土壤环境影响很小,在发生风险事故时,也能极大限度地减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同时类比力元新材老厂区多年的生产情况和对其厂区及附近土壤环境的监测情况可知,项目在正常营运期间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很小。
6.6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本项目噪声预测考虑建构筑物围护结构的隔声和建筑屏蔽效应、噪声随距离的衰减等因素,其它因素则不考虑。
6.6.1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根据拟建项目设备平面布置和防治措施效果,预测项目投产后厂界噪声。
6.6.2预测模式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无指向性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模式预测,计算模式为:

式中: 为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
为距声源r0处的A声级,dB(A)
r0为参考点距声源的距离,m
r为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为附加衰减量 dB(A)
由前面的预测模式计算出各声源单独作用到预测点的A声级Li,将Li按下式叠加,得到该预测点的新增值LA。

6.6.3营运期厂界噪声预测
1、噪声源强
拟建工程噪声治理后,噪声源强估算见表6.6-1。
表6.6-1    工程设备噪声防治后声级(dB)
生产工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源强        治理措施        治理后声压级
钢带机加车间        冲床等        90        减振、吸声、隔声        60
氢氮气体制备站        空压机        85        减振、隔声、消声        55
HEV泡沫镍及钢带生产车间        正压风机房        90        减振、隔声、消声        60
        排风机房        90        减振、隔声、消声        60
        PVD设备真空泵、循环泵        85        减振、隔声        55
2、各噪声源位置
各声源位置见表6.6-2。
表6.6-2    各声源位置
序号        声源        距东面厂界
距离(m)        距南面厂界
距离(m)        距西面厂界
距离(m)        距北面厂界
距离(m)
1        HEV车间四(300万)        40        110        10        201
2        HEV车间五(300万)        40        16        10        288
3        氮氢气体制备间        228        323        30        30
3、各噪声源对厂界噪声的贡献值
各噪声源对厂界噪声的贡献值见表6.6-3。
表6.6-3    厂界噪声贡献值(dB(A))
序号        声源        东面厂界        南面厂界        西面厂界        北面厂界
1        HEV车间四(300万)        30        14        48        26
2        HEV车间五(300万)        30        16        48        20
3        氮氢气体制备间        15        12        33        33
4、厂界噪声预测
厂界噪声预测值见表6.6-4。
表6.6-4    噪声预测结果
厂界        预测结果dB(A)        昼间dB(A)        夜间dB(A)
                背景值        叠加值        背景值        叠加值
东厂界        36.05        56.3        56.34        46.5        46.87
南厂界        24.39        57.5        57.5        48.3        48.32
西厂界        52.80        57.0        58.4        46.9        53.79
北厂界        48.23        56.6        57.19        48.5        51.38
表6.6-4数据显示,本工程投产后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3类标准。
6.7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危险固体废物暂存间符合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危险废物全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泡沫镍剪切边角料收集后统一外卖给金属回收公司;生活垃圾分类密闭收集、及时清运送城市垃圾焚烧厂统一处置。
本项目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固体废物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

7.环境风险分析
7.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生产设施主要包括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则主要为原材料及辅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所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对于本项目,可分为物质风险识别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7.1.1物质危险性
1、液氨等各类原辅材料性质见表2.5-2主要原辅材料性质
2、氢气
(1)理化性质
氢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沸点为-252.78℃,熔点为-259.24℃。比重是0.070g/cm3(-252℃),固态氢是雪状固体,比重是0.0807g/cm3(-262℃)。
(2)氢的化学性质
 氢气的燃点较高,为574℃,但其着火点很小,所以很容易着火,在微小的静电火花下也容易着火。氢气燃烧时,发出浅蓝色火焰,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2H2+02≤2H02+572.8KJ。在空气中的可燃范围(20℃,101.325Kpa):4.0-74.5%。在氧气中的可燃范围(20℃,101.325Kpa):4.0-94%。 在高温下,氢能从许多化合物中夺取氧、磷、硫、氮、氯、碳等,使化合物还原。在冶金工业和电子工业中,氢主要用作保护气体和还原气体。
7.1.2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别》(GB18218-2009)标准,对本工程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具体见表7.1-1。


表7.1-1    重大危险源辨识
物质名称        毒害/易燃
物质        临界量
(t)        实际最大储存量
(t)        是否构成
重大危险源
液氨        毒性气体        10        45        构成
盐酸        毒性物质        20        1.5        未构成
硫酸        毒性物质        100        0.75        未构成
氢气        易燃气体        5        /        未构成
7.1.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由第2章有关内容可知,本项目主要有PVD系统、电镀系统、烧结系统、分切系统、氢氮气体制备系统、纯水制备系统、原料和成品仓库、以及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拟建工程生产设施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识别见表7.1-2。
表7.1-2    生产设施环境风险因素识别表
序号        设施名称        风险原因        风险类型        污染物        后果
1        液氨贮罐        没有正常维护引起罐体开裂、操作不当引起阀门损坏        泄漏        氨        中度
空气污染
2        氢氮气体分解炉        没有正常维护引起炉壁开裂        爆炸                人员伤亡
3        氢氮气体输送管道        没有正常维护引起管道开裂        爆炸                人员伤亡
4        电镀槽        没有正常维护引起槽壁开裂        泄漏        酸碱
重金属        中度
水体污染
5        电镀废水排污管        没有正常维护引起管壁开裂        泄漏        酸碱
重金属        中度
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污染
根据物质危险性和表7.1-2生产设施风险因素,拟建项目生产设施主要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为操作不当或生产设施没有正常维护引起的泄漏、火灾甚至爆炸。
7.1.3运输危险性
液氨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生覆车,撞击等事故,会使危险品外泄。
硫酸镍、氯化镍均属于含重金属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入发生泄漏、洒落容易导致附近土壤和地表水、地下水受到重金属镍污染。
盐酸、硫酸具有强酸性、强腐蚀性,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生覆车,撞击等事故,会使危险品外泄。
7.2环境风险后果简要分析
7.2.1泄漏量计算
本项目泄漏源为液体,泄漏量根据导则推荐的伯努利方程计算:

式中:QL—液体泄漏速率,kg/s;
Cd—液体泄漏系数,取0.64;
A—裂口面积,m2;
ρ—液体密度,kg/m3;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环境压力,Pa;
g—重力加速度,m/s2;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1、液氨泄漏量及蒸发计算分析
(1)液氨泄漏速率与时间
拟建项目制氢系统用液氨作原料,设置三个15m3贮罐,假设其中1个贮罐管道或阀门液氨发生泄漏,泄漏量根据导则推荐的伯努利方程计算,管道内径以50mm进行估算。
Cd—液体泄漏系数取0.65、A—裂口面积0.00785m2、ρ—液体密度820kg/m3、P—容器内介质压力1.4×106Pa、P0—环境压力常压、g—重力加速度9.8m/s2;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140mm。
经计算,液氨的泄漏速率为21.93kg/s,单个液氨贮罐泄漏时间为
t≤17.22×103/21.93≤785s≤13.1min
(2)液氨泄漏闪蒸蒸发速度计算
液氨泄漏时处于过热状态的液氨温度迅速降低到标准沸点,此时泄漏液氨放出的热量为:
Q≤17.22×103×4.6×[34-(-33)]≤5.31×106(KJ)
假定这些热量全部用于泄漏液体的蒸发,则其蒸发量为:
W≤5.31×106×(1.37×103)≤3873.9(Kg)≤3.87(t)
因此,贮罐泄漏液氨闪蒸的蒸发速率为:
V≤3873.9/785≤4.93(Kg/s)
(3)液氨泄漏热量蒸发
泄漏液氨热量蒸发速度Q2≤λS×(T0-TA)/[H(∏at)1/2]
式中:Q2——热量蒸发速度,Kg/s;
      T0——环境温度,K;
      TA——沸点温度,K;
      S——液池面积,取氨库占地面积,100m2;
      H——液化气化热1.37×103 KJ/Kg;
      λ——表面热导系数,水泥地面1.1W/m.k;
      a——表面扩散系数1.29×103 m2/s;
      t——蒸发时间,s;
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经计算可知泄漏液氨的热量蒸发速度为57.7Kg/s。
(4)液氨泄漏质量蒸发
液氨泄漏质量蒸发速度Q3可按下式计算:
Q3≤a×p×M/(R×T0)u(2-n)/(2+n)r(4+n)/(2+n)
Q3——质量蒸发速度,Kg/s;
n——大气稳定度系数;
p——液体表面蒸汽压,液氨取88KPa;
M——液池质量,Kg;
R——气体常数,取8.3145J/(mol.K)
T0——环境温度,K;
u——风速,取1.5m/s;
r——液池半径,取氨库等效半径5.64m。
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经计算可知,泄漏液氨的质量蒸发速度为0.06Kg/s。
综上所述,本项目发生上述泄漏事故时,液氨泄漏速度为21.93Kg/s,泄漏后液氨发生液体蒸发,主要为闪蒸蒸发和热量蒸发,其中闪蒸蒸发速度为4.93Kg/s、热量蒸发速度为57.7Kg/s、质量蒸发速度为0.06Kg/s。
2、电镀槽液泄漏量
拟建项目HEV车间共设有194个电镀槽,钢带车间设有8个电镀槽和8个电镀液储槽,假设其中1个发生槽壁开裂,槽液泄漏,泄漏事故会在发生后10分钟内得到有效的控制,泄漏量根据导则推荐的伯努利方程计算。
Cd—液体泄漏系数取0.64、A—裂口面积0.4cm2、ρ—液体密度1200kg/m3;P—容器内介质压力常压、P0—环境压力常压、g—重力加速度9.8m/s2;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1000mm。
经计算,槽液的泄漏速率为1.4kg/s,泄漏量为840kg。
3、电镀废水排污管道废水泄漏量
假设电镀废水排污管道泄漏,泄漏事故会在发生后10分钟内得到有效的控制,泄漏量根据导则推荐的伯努利方程计算。
Cd—液体泄漏系数取0.64、A—裂口面积4cm2、ρ—液体密度1200kg/m3;P—管道内介质压力常压、P0—环境压力常压、g—重力加速度9.8m/s2;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100mm。
经计算,废水的泄漏速率为1.4kg/s,泄漏量为840kg。
7.2.2环境风险影响预测
为便于计算,将氨气浓度划分为2个等级,即半致死浓度以1390mg/m3,和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30mg/m3。分别预测不同气象条件下半致死浓度范围(Lc50)和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范围。
表7.2-1    不同气象条件下影响范围预测表    单位:m
        静风        小风        平均风速
B
稳定度        RLc50:30.6
R短时接触:180.9        RLc50:62.1
R短时接触:328.6        RLc50:176.8
R短时接触:642.2
D
稳定度        RLc50:58.2
R短时接触:225        RLc50:158.5
R短时接触:365.5        RLc50:389.5
R短时接触:593.4
F
稳定度        RLc50:83.9
R短时接触:256.8        RLc50:201.6
R短时接触:350        RLc50:438.4
R短时接触:489.2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一旦该项目的液氨贮罐发生泄漏,危害非常严重,在大气稳定度较高,静风条件小的半致死浓度范围为以贮罐为圆心、半径为83.9m的区域内,人吸入氨气会导致严重危害;在大气稳定度较高,平均风速条件小的半致死浓度范围为以贮罐为起点、下风向438.4m的区域内,人吸入氨气会导致严重危害。
因此,事故应急处理中应首先将距贮罐438.4m范围内的人群撤离至安全地带。
液氨储罐边界距离西厂界30米,距离南厂界323米,距离北厂界30米,东厂界223米,结合现状。
在其不利条件下半致死范围内为东北面的郑家坪居民,在发生泄漏事故时应首先将该处居民紧急撤离至安全地带。
7.3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
7.3.1总图布置和建筑物安全措施
1、在总图布置中,考虑各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安全疏散等问题,确保其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装置区设环形道路,和界外道路相连,以利事故状态下人员疏散和抢救。
2、具有易燃、易爆介质的生产厂房遵守防火、防爆等安全规程、标准的规定,建筑物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对易泄漏有害介质的管道及设备尽量露天布置。
3、地震烈度按照7度设防。
7.3.2工艺设备、装置安全防护措施
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需执行《压力容器设计规范》的规定,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电气设备需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和验收。
2、电气设计应根据车间的不同环境特性,选用防腐、防水、防尘的电气设备,并设置防雷、防静电和接地保护措施。
3、对较高的建筑物和设备,设置屋顶避雷装置,烟囱专设避雷针,高出厂房的金属设备及管道均应采取防雷接地措施。
4、在界区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费联动系统,用于对生产车间和库房的火灾情况进行控制。
5、危险化学品的输送管道应使用无缝钢管,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法兰连接使用垫片的材质应与输送介质的性质相适应,不应使用易溶解、腐蚀的材料。
6、作业现场物料输送管道应涂刷安全标准色,并标明物料名称和走向标志。
7、对公司化工原料库设置事故泄漏收集池,原料库地面及收集池均采取防腐防渗处理。
7.3.3液氨贮罐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
1、液氨贮罐的安全管理
液氨贮罐属于Ⅲ类压力容器,建议采取三级安全管理措施,即公司一级、车间一级、班组一级。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包保责任制,企业设置安全科对液氨贮罐实行定期的检查,并将液氨贮罐列为一级危险源管理。液氨贮罐的液氨贮存量一般留有10-20%的空间,这样可有效保证液氨贮罐安全使用;液氨贮罐设置水幕喷淋装置,夏季高温季节喷淋降温;每年安全科对液氨贮罐实行安全技术检验与安全评价,使液氨贮罐的使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液氨贮罐的安全阀管理
安全阀是液氨贮罐的主要安全附件,装在每个液氨贮罐上的2个安全阀是为了保证液氨在超压情况下得到保护,考虑到安全阀开启后液氨不扩散到环境,应把安全阀的泄压口连接到液氨回收罐。对安全阀实行档案管理,对安全阀的使用情况进行在线监控,责任落实到每个操作员工,经常对安全阀进行维护和保养,做到不超期使用,不腐蚀、不失控。
3、液氨罐压力表管理
压力表是液氨贮罐的主要安全附件之一,由于液氨化学性质特殊,压力表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耐腐的双金属压力表。压力表每3个月进行校验,确保压力表灵敏可靠。
7.3.4液氨等危险品运输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资质认定制度,运输车辆须具备资质、运输车辆专用标识、安全标示牌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必须配备通讯工具、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2、应当对执行运输任务的驾驶员、装卸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合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必须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
3、运输车辆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4、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行驶速度控制在40Km/h以下。
5、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的区域,确需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的,应当事先向公安部门报告,由公安部门为其指定行车时间和路线,运输车辆必须遵守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
6、运输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随车携带包括危险化学品名称、数量、危害性、运输始发地、目的地、运输路线等资料。
7.3.5泄漏应急措施
1、预防措施
(1)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杜绝违章动火、吸烟等现象,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经常性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2)仓库内各类设备选用安全可靠设备,站内设备和管道应经过防腐处理。
(3)使用耐压强度高的管材和接头。生产场所定期检修,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4)车间内的泵、流量计、照明灯和各种管路,应防火、防爆、紧固严密、不渗漏、不误动。
2、应急措施
(1)确定泄漏源的位置,采取相应措施以尽量控制、减少液氨的泄漏量。如分解炉停止进料,空压机停止工作等。
(2)停止作业,然后关闭所有阀门。
(3)液氨少量泄漏处理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4)液氨大量泄漏处理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液氨贮罐区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并建设相应管道至公司地下应急收集池(设置在300万平方米泡沫镍车间电镀车间下方),应急收集池容积8000m3,采取防腐防渗处理,可接纳事故时消防水量。
(5)电镀槽和电镀废水排污管道泄漏处理
对各电镀车间电镀槽设置泄漏槽液收集沟,将泄漏的槽液引致地下应急收集池(设置在200万平方米泡沫镍车间电镀车间下方),应急收集池容积5500m3,采取防腐防渗处理,收集事故情况下各电镀车间电镀槽泄漏的槽液。
(6)盐酸、硫酸泄漏处理
对公司化工原料库设置泄漏收集槽,将泄漏的化学原料引致地下应急收集池(设置在200万平方米泡沫镍车间电镀车间下方),应急收集池容积5500m3,采取防腐防渗处理。在盐酸、硫酸存放桶(50kg塑料桶)发生泄漏时,其可以通过地面沟槽流入该收集池,然后向收集池内投加石灰等碱性物质中和处理,处理至PH为中性后加水抽排入厂区污水管,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7.3.6应急监测方案
常德市环保局德山经济开发区环保局目前无环境监测站,监测功能委托常德市环境监测站承担,一旦本项目发生风险事故,应急监测由常德市环境监测站进行。
7.4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本环境风险分析的结果,对该项目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突发事故制定应急预案纲要列入表7.4-1,供项目决策者参考。
表7.4-1    环境风险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总则        预防事故的发生,控制事故隐患,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        危险源情况        详细说明危险源类型、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的风险
3        应急计划区        危险目标:装置区、贮存区、环境保护目标
4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工厂、地区应急组织人员
5        预案分组响应条件        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
6        应急救援保障        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
7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通知方式和交通管制
8        应急环境监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
9        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        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
10        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计划        事故现场、邻近区域、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11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
12        应急培训计划        应急计划制订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
13        公众教育和信息        对工厂邻近区域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7.5风险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液氨贮罐一旦发生泄漏,危害非常严重,在以贮罐为起点、下风向438.4m的区域范围内(以安评结论为准),人吸入氨气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事故应急处理中应首先将距贮罐438.4m范围内(以安评结论为准)的人群撤离至安全地带。
同时项目还应做好各类危险品运、转过程的泄漏应急措施,在落实好各类应急防治措施并建立应急体系、应急预案后,能有效减缓因泄漏事故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
项目实施前按规定还要进行安全预评价,并按安评要求落实相关要求,本项目环境风险建议采纳《安全预评价报告》结论。
8.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8.1.1废水处理措施分析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基础施工中泥浆水,主体建筑施工中建材冲洗水,车辆出入冲洗水等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废水等。项目施工期间,修建临时格栅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不外排;施工期生活废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再经邱家昏电排排入沅江,污水的排放量约为16t/d。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水质简单、水量小、处理措施简单有效,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措施可行。
8.1.2废气处理措施分析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措施能大大降低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同时这些不良影响也将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处理措施有效,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措施可行。
8.1.3噪声处理措施分析
由于项目所在地东西宽约270m,南北长约377m,可保障施工机械离居民区的距离大于200m,可将噪声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措施可行。
8.1.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分析
建设单位对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全部作为本工程的回填土,施工期开挖表土临时堆放后作为后期绿化用土。生活垃圾拟采取集中收集送城市垃圾焚烧厂。
建设期的固体废物能得到及时处理、处置,对环境影响甚微,措施可行。
8.1.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本项目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保证区域生态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质量不下降,区域总体环境质量达到良好状态,并使保护机制完善,机构健全,逐步实现保护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使项目区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互协调持续发展。
一、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
2、地表开挖尽量避开雨季及洪水期,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以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对表土层的保护,将表层20cm的土壤收集堆放,在施工完毕后用作绿化用土。
3、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按规范文明施工,严禁随意堆放弃土,弃土或填土结束后,应减少施工区地表裸露时间,尽快恢复植被,保证土方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4、要加强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并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
5、应及时在地面的径流汇集线上设置缓流泥沙阻隔带。阻隔带可以采用透水的高强PVC编织带,用角钢或木桩将编织带固置于与汇流线相切的方向上,带高一般为50cm就已足够,带长可以视地形而定,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不等;
6、对建设中不需要再用水泥覆盖的地面进行绿化,要强调边施工边绿化的原则,实现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达标验收使用。
二、水土流失控制措施
本项目施工面积较大,施工周期较长,跨越了雨季,必须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减轻水土流失的环境影响。
本报告建议建设方应采取下列原则性措施:
1、从规划设计到工程施工均应充分考虑项目选址区的敏感性,确保首先考虑水土保持工作,并制定严密可靠的水土保持措施。
2、充分考虑常德市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合理安排施工期,大面积的破土应尽量避开雨季,不仅可减少水土流失量,还可大幅度节省防护资金。
3、合理安排施工单元,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免施工场地的大面积裸露。
4、优化工程挖方和填方,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开挖量。
5、重视全方位、全过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从施工到工程完工的全过程水土保持工作。
6、设置专人专项资金,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实施。
本报告建议建设方应采取下列技术性措施:
1、绿化措施
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和土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者尽量保留现有的部分景观树,在场地周围一定范围内建立一个绿化带,形成绿色植物的隔离带,这样既可以起到水土保持和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也可以吸附尘埃、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
2、排水系统
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和建筑废水需要采取简易化粪池池、临时沉淀池等措施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够排放。同时,严格禁止施工场地外部的径流流经工地,严格禁止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随意排放。
3、施工期间临时的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期间,应该尽可能采取临时措施进行水土保持,以将施工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应该将堆料和挖出来的土石方堆放在不容易受到地面径流冲刷的地方,或将容易冲刷堆料临时覆盖起来。
4、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
在主体工程完工过后,除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防护外,还应该按照规划进行大面积绿化以恢复部分植被。
经类比周边同类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效果,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水土流失治理率可达到80%左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量在56.1吨左右。
三、营运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保证绿化率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调节地区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和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必须保证规划绿化率,以保证生态补偿效果。
2、强化环境管理,避免污染排放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加强对各类固废的管理清运,避免随意堆放,以免污染环境和影响生态景观;
加强对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排放的管理,避免污水漫流污染环境;

8.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8.2.1废水处理措施分析
1、生产车间含镍废水
建设单位依托原有的污水处理站1座,采取化学沉淀处理措施,污水处理调节池为320立方米,处理能力可达到300t/d,现污水处理站每天运营8小时,可处理污水量为100t/d,本次污水量为42.9t/a,原有污水量为46.7t/a,完全可达到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站工艺见图8.2-1。






















图8.2-1       污水处理站处理流程示意图
2、污水处理站工艺说明
(1)调节池
由于排水时间和数量不同,排放的废水的水量、水质极不均匀,高峰和低谷排水量、水质相差甚大,为保证系统的稳定,用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
(2)中和罐
调节池出水进入酸碱中和罐,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NiSO4加入NaOH后将pH值调节到10左右,NiSO4生成絮状Ni(OH)2沉淀。
(3)混凝反应槽
酸碱中和罐出水进入混凝反应槽,在混凝反应槽内,加入Al2O3对中和罐出水进行混凝。
(4)絮凝反应槽
混凝反应槽出水进入絮凝反应槽,在絮凝反应槽内,加入PAM助凝剂絮凝。
(5)竖流沉淀池
絮凝反应槽出水进入竖流沉淀池进行沉淀。
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及竖流沉淀池内含Ni(OH)2的污泥排到污泥浓缩罐,进行重力浓缩。然后利用污泥泵送到箱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处理后的含镍泥饼临时贮存在危废暂存间,送有资质的危险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处理,滤液回流到调节池再处理。
(6)砂滤罐
竖流沉淀池出水进入砂滤罐进行过滤,在此去除未沉淀的Ni(OH)2细小颗粒和悬浮杂质。石英砂过滤罐使用一段时间后,要通过反冲洗泵进行反冲洗,将污泥冲洗干净,反冲洗水回流到调节池处理。
(7)中间水池
过滤后的清水进入中间水池,同时添加稀硫酸,将PH由原来的10调到6-9后排放,中间水池设PH计,达到PH值要求的范围后将废水抽至总排口排放。
3、废水处理方案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与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废水处理工艺相同,为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化学沉淀处理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可靠等优点,对重金属Ni2+的处理效果较好。根据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镀镍钢带技改项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常监验字【2006】19号)数据,废水处理站进口Ni2+14.6mg/m3,废水处理站出口Ni2+0.26-0.34mg/m3,化学沉淀处理工艺对Ni2+的处理率在98.04%-98.6%,经处理后的电镀废水中镍浓度能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故项目拟采取的废水处理技术上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分析
根据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经验,化学沉淀法废水处理成本为0.8元/m3。
因此废水处理措施经济上合理。
(3)处理规模论证
工艺废水量约为43.6m3/d,本项目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规模为300m3/d,(处理包括原有的400万HEV泡沫镍生产),根据现场情况,污水调节池容积为320m3,现场300万泡沫镍和1000吨钢带产生的废水量约为80t/d,污水运行时间为8小时,完全能够满足污水处理量要求。
因此,本项目含镍废水污水处理设施规模能满足要求,其他非含镍废水预处理设施规模也能满足废水量的处理要求。
4、纯水制备废水处理措施分析
(1)纯水制备产生的浓水量约16610m3/a,其中主要是钙镁离子,其为清洁下水,可以直接排放,本项目拟对其收集后用于厂区洒水、绿化、冲厕回用,多余的排雨水系统。此举可以将该部分水进行重复利用,极大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同时也能节约水资源。
(2)纯水制备产生的再生及反冲洗水量约225m3/a,其中主要污染物是PH和SS,通过调节沉淀池调节PH值、沉淀悬浮物后直接汇入公司总排口排放,由于该部分废水量小,污染成分简单,污染物浓度较低,经初步预处理后可以满足德山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因此处理措施可行。
5、生活废水处理措施分析
本项目生活废水采取高效化粪池处理措施,再排入德山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废水经高效化粪池预处理后COD去除率为83.6%,BOD去除率为51.5%,氨氮去除率为49.3%,SS去除率为80%,预处理后生活废水可满足德山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6、项目污水排入德山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分析
德山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使用,桃林东路污水管已经敷设完毕,松林路污水管正在建设,东区污水提升泵站已经列入建设计划,届时本项目废水可以通过松林路、桃林东路污水管,经提升泵站提升后进入德山污水处理厂。
8.2.2废气处理措施分析
1、烧结炉尾气
烧结炉尾气建设单位拟采取有组织排放措施,排气筒高度25m。根据污染源分析,烟尘排放浓度2.5-57mg/m3、排放速率0.006-0.18Kg/h,NO2排放浓度6.3-211mg/m3,排放速率0.018-0.66Kg/h。烟尘、NO2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可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二级标准,措施可行。
2、HEV泡沫镍车间电镀尾气及蒸发浓缩尾气
由于公司对本项目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上加设了集气罩,并将车间完全密闭,车间电镀酸雾全部通过集气罩抽风,抽出风引致蒸发浓缩器底部作为送风,蒸发浓缩器顶部设抽风机抽风,抽出风再经处理后排放。则泡沫镍电镀车间酸雾其实包含了电镀槽产生的酸雾和蒸发浓缩系统自身酸雾两部分。
根据该公司相同项目污染源类比分析,300万平方米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器抽风量为15000m3/h,盐酸雾为3.62t/a、硫酸雾为0.95t/a,盐酸雾浓度为33.47mg/m3,硫酸雾浓度为4.4mg/m3。
HEV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内添加酸雾抑制剂,蒸发浓缩尾气建设单位拟采取碱液喷淋处理措施,每个车间配备碱液喷淋吸收塔1套,每个车间设置尾气排气筒1根(共2根,300万平方米/年车间各1根,风量15000m3/h,各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东部,距离各车间西侧150m以上),排气筒高度25m。碱液吸收塔处理效率达90%以上,废气经处理后盐酸雾及硫酸雾的排放浓度为:3.35mg/m3,0.44mg/m3。总酸雾排放量为:盐酸雾0.72t/a、硫酸雾0.189t/a。硫酸雾、HCl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可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中标准,措施可行。
碱液喷淋吸收塔设置碱液槽和循环泵,定期向碱液槽内添加NaOH,以维持槽内碱度,喷淋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根据需要中和的酸雾量,2套HEV泡沫镍车间电镀尾气碱液喷淋装置需要消耗NaOH共计约4.75吨,每天为二套系统投加碱量约15.8kg。碱液槽底部残渣主要是硫酸钠和氯化钠,全年产生量约7.18吨,定期清掏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3、无组织排放
根据类比力元公司老厂区现有生产情况的厂界浓度监测数据,本项目HCl、硫酸雾、NH3无组织排放厂界控制浓度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8.2.3噪声防治措施分析
根据本报告书6.6章节预测,建设单位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可使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措施可行。
8.2.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分析
建设单位依托原有的400万HEV的危废暂存间,在三废处理中心的污水处理站,60m2危险固体废物暂存间1间,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建设,存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阳极污泥,污水处理站污泥,焚烧炉、还原炉镍灰,除油过滤废渣、机械维修废油以及废催化剂等危险废物,然后定期送往润东环保处理;对于碱液喷淋过程中碱液槽内残渣,考虑该部分固废可能具有腐蚀性影响的因素,建设单位拟按照危险固废委托给湖南瀚阳环保进行处置,各类危险废物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转移;
泡沫镍废边角余料分别存放在废品库,定期出售给物资回收公司;生活垃圾分类密闭收集、及时清运送常德市垃圾焚烧厂统一处置。
常德润东环保有限公司位于德山经济开发区,经营范围为HW02、03、04、05、06、08、09、12、13、16、17、18、21、22、23、27、29、31、33、34、35、36、42、46、49等危废的收集和暂存,湖南瀚阳环保公司具有对碱液喷淋过程中碱液槽内残渣危废的处置能力,该两公司能完全接纳本项目所产生的各类危废。因此本项目危险固体废物处理是合理的。
本工程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固体废物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措施可行。危险固体废物委托处置协议附后。
9.总量控制、清洁生产
9.1总量控制
9.1.1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的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搞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遭到无法挽回的破坏。
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些地方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明显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但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在增加,为了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总量控制。
9.1.2总量控制因子的确定
确定本项目的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水CODcr、氨氮;废气为NO2。
9.1.3总量控制指标
本次新建工程环评推荐总量具体情况见下表9.1-1。
表9.1-1    总量控制指标
总量控制因子        CODcr        氨氮        NO2
评价建议总量(t/a)        3.1        0.51        4.76
9.2清洁生产评述
9.2.1清洁生产概念和内容
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通过源头消减和全过程控制,经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和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并降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清洁生产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国家尚未出台专门的泡沫镍生产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根据其实际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进行评价。
9.2.2本项目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
公司采用的清洁生产措施:
1、泡沫镍镀件清洗水蒸发浓缩回用
泡沫镍镀件清洗废水落入电镀槽,通过对漂洗水蒸发浓缩后重复使用,减少了槽液添加药剂的使用量,较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2、工艺设备
新建HEV泡沫镍所采用的工艺为无铜工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车间内空气环境要求无铜离子,因此,对于PVD、电镀、烧结还原等主要车间空气环境采取密闭工艺,车间通风采取机械通排风形式,环境空气通过净化工艺(过滤去除铜离子)后由风机抽入车间内,车间内的空气通过风机排到外环境,车间不设窗户,车间门采用气闸自动关门系统;二是对于设备要进行铜防护;三是对原料采购采取去铜化。通过这些质量控制措施,可保证产品中铜杂质达到最低,提高用户装配出的电池技术性能。
3、抽排风系统
新建工程对泡沫镍电镀槽加设了集气罩抽风,其抽风送到蒸发浓缩系统底部作为其送风。这不仅减少了蒸发浓缩系统单独送风的电力消耗,而且为电镀车间废气和蒸发浓缩系统尾气统一进行处理提供了条件。
4、对电镀废气和蒸发浓缩尾气采取了处理措施
在搬迁后,公司设置集气罩将电镀车间尾气全部收集后经碱液喷淋处理后排放,大大减轻了酸雾的排放量。
而且,目前力元公司还对酸雾的处理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正在研制将酸雾冷凝后回收使用,如果该课题小组的研究取得有效成果,将对碱液喷淋处理措施进行优化改进。
4、废水处理工艺
新建工程在钢带镀件漂洗废水收集池后面增加粗滤和超滤,将滤出水回用于逆流漂洗,浓水去废水处理站处理。该处理过程一是基于钢带漂洗废水便于处理,对膜的损害不大,尤其是第三次的漂洗废水;二是处理后的出水可直接用于该工序的漂洗用水,回用距离短,且能满足漂洗水要求。该优化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纯水用量。
5、纯水制备浓水回用
项目产品由于作为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用材,为了防止铜离子等其他物质的带入,以免电池电极上铜离子富集造成突刺刺穿电池隔膜,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纯水进行清洗。纯水制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浓水,该部分废水除了含盐量较高外基本无其他污染物,属于清洁下水,本项目拟将其用收集池收集后回用于产区道路洒水、绿化浇水以及冲厕等一些生活用水中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多余的排雨水系统。通过对纯水制备过程中浓水的综合利用,极大减少了新鲜水的用量和废水排放量,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9.2.3清洁生产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项目采取了一些清洁生产措施,通过采取逆流漂洗方式,对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回用,极大地减少了新鲜水的用量和废水排放量,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同时还能减少槽液添加药剂的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继续采取清洁生产措施,从工艺、送排风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酸雾处置措施、纯水制备过程浓水回用等来进一步减小能源消耗、减少物料消耗和水耗。
与同类似的电镀行业生产方式现状相比,具有许多先进的地方,评价认为其清洁生产水平在同行业来讲是较高的
2、建议
推行清洁生产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在原料供应、制造使用及最终处置的生命周期中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温室效应、空气污染、工作场所安全、噪声、能源消耗等。建议企业根据工程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与协调,有序地推行清洁生产,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地降低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主要是衡量项目的环保投资所能收到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1环境效益分析
10.1.1工程环保设施投资
项目总投资78830.7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38%。主要环保投资见表10.1-1。
表10.1-1    工程环保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额(万元)
1        烧结尾气有组织排放设施2套        20
2        HEV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酸雾集气罩及抽排风系统2套        80
3        HEV泡沫镍车间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尾气抽排气系统及处理设施2套        80
4        浓水收集池300m3,再生及反冲洗废水调节沉淀池20m3        20
5        生活废水处理化粪池(依托原有设备)        0
6        油烟净化装置1套(依托原有设备)        0
7        生产车间空压机房、风机房、真空泵、冷却塔噪声治理工程        100
8        固体废物暂存间1间(60m2)及暂存容器(依托原有储存间)        0
9        泡沫镍车间电镀槽区地下应急事故池5500m3(依托原有)        0
10        原料化学品库地面防腐、防渗,车间地面防腐防渗及泄露液收集槽(存放原有化学品库库)        0
11        合计        300
10.1.2环境效益分析
本项目采用较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生产,虽然在营运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但是建设单位拟投入300万元的环保治理资金,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产生的各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得到大幅度的削减,实现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故本项目工程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10.2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工程建成营运后,可年产年产600万m2汽车动力电池用泡沫镍年销售收入100230万元,年净利润总额473.39万元,投资回收期14.07年。故本项目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0.3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工程的实施可有效的缓解市场对汽车动力电池用泡沫镍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本项目所需员工就地招聘,从而解决了当地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故本项目工程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11. 公众参与
11.1 公众参与的目的
11.2公众参与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11.3公众调查的范围
11.4调查结果分析
11.5团体意见
11.6公众参与结论
12.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及“三同时”验收
12.1环境管理计划
12.1.1环境管理目的
环境管理工作就是要保证决策中的方针和目标在预期内实现,并协调解决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了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全面贯彻国家的环保法规法与政策,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对本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科学管理,促进企业原材料及能源的合理消耗,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管理和治理是相辅相承的。为此,公司必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制订全面的、长期的环境管理计划。
12.1.2环境管理机构
由于公司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染物的排放,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一些环境管理先进企业的经验,企业应建立健全总经理负责、副总经理分管、各职能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环保部门规划、参谋、组织、协调、监督、考核的环境管理体制。
根据电镀企业的实际情况,应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环境管理机构,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亲自担任主任,分管副总经理担任副主任,成员由车间领导组成,专门研究、决策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事宜。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环保科,并配备1名专职环保人员,承担日常环保管理工作,使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制度得以贯彻落实。车间设兼职环保员,负责本车间的环保事宜。
12.1.3环保机构的职责与职能
环保机构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部门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条例、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
2、制定本公司的保护规划和污染源治理方案、计划,确立检查、监督机制,促进本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使企业实现“清洁生产”。
3、负责本公司的管理,掌握本公司环境污染的情况。负责国家对本公司考核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等指标的检查、整改、考核和上报工作。
4、负责公司的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协调企业与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向公司领导和当地环保部门反映有关情况。负责和监督各技术项目环境工程的实施,确保技术项目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技术项目“三同时”政策。负责推广有关环境保护的情报资料,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
5、负责健全本公司环保岗位责任制,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车间、工段对公司环保应负的责任,并定期进行考核和奖惩。
12.1.4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在建全环保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应建立环保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环保工作正常、持续的开展。主要的环保管理制度有:
1、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环境管理岗位责任制;
3、环境管理经济责任制:
4、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实施细则;
5、环保设施操作规程;
6、环境保护的指标和目标考核制度。
12.1.5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管理计划要在充分了解行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本企业建设、生产过程的环境特殊性,抓住环境管理中易出现的薄弱环节,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计划,使环境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于生产全过程。拟建工程环境管理工作计划见表12.1-1。

表12.1-1    环境管理工作计划
阶段        环境管理工作内容
项目
建设
前期        1、与拟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同期,委托评价单位进行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积极配合可行性研究及环评工作所需进行的现场调研。
3、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企业内部必要的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
4、对所聘用的生产工人进行岗位培训
施工
阶期        1、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2、按照环评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制定出施工期间各种污染的防治计划,减轻施工阶段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3、认真监督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的同步建设,确保环保工程的正常投产运行。
4、根据前期制定的监测计划,施工工程应注意为污染源监测留出采样孔。
试运
行期        1、生产装置试生产三个月内,请有关部门进行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
2、对各项环保设施的试运行状况进行记录,针对出现问题提出改善意见。
3、总结试运行期的生产经验,健全前期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生产
运行
期        1、严格执行各项生产及环境管理制度,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生产
2、设立环保设施档案卡,对环保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做到勤查、勤养护。
3、按照监测计划定期组织厂内的污染源监测,对不达标的污染源立即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4、应不断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企业间技术交流,提高操作水平,保持操作工人队伍稳定。
5、重视群众监督作用,提高全员环境意识,鼓励职工及外部人员对企业生产状况提意见,并通过积极吸收宝贵建议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12.1.6环境管理要求
针对本项目工程的特点,本评价对其环境管理提出下列具体要求:
1、监督原料及产品的运输的密闭操作;
2、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按照环评中提出的治理措施逐项落实;
3、对车间操作的岗位工人进行重点培训,掌握操作要领,以求通过人员与设备的密切配合,减少污染物排放;
4、清污分流、污污分流,规范排污口
在厂区“三废”及噪声排放点设置明显标志,标志的设置应执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及《环境保护图形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l55622—1995)中有关规定。排放口图形标志见表12.1-2。
表12.1-2    排放口图形标志
排放口        废水排放口        废气排放口        噪声源        固体废物堆场
图形符号                               
12.2环境监理计划
根据环保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发[2012]5号)要求,本项目属于“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类型中:环境风险高或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包括石化、化工、电镀、印染、钢铁、有色及其他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监理。
应委托相应的环境监理单位对项目工过程进行环境监理,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具体监理计划如下:
1.施工开始前,认真检查施工计划中是否包含有环境保护措施。
2.根据施工日程安排,定期检查监督施工过程“三废”排放是否符合环保要求,重点检查监督以下内容:
⑴在施工人员相对集中的临时生活区里,是否修建化粪池及生活污水处理池,位置是否合适,运转是否正常;排放口位置是否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排放口设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⑵固体废物处置方式或堆放地点是否合适。
⑶在各噪声敏感点附近施工时,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高噪声级的机械使用时间安排是否合适。
3.检查监督施工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重点检查监督土地开挖时,耕地表层土是否有收集与保存措施;
4.核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环保设施的处理工艺及规模是否按要求进行建设;现场监理时应注意地下设施部分是否做好了相应的防渗处理,主要危废存放点是否按要求进行施工建设。
5.检查监督其它环境保护措施和计划
⑴车辆及各类施工机械的管理及维护措施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⑵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后废弃的燃油、机油和润滑油是否加强管理,有无随意倾倒现象,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⑶施工场地是洒水车是否按规定进行降尘;
⑷是否对各施工营地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和清运。
6.水保措施检查
各施工场地开挖点水保方案是否制定恰当,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施工过程是否按水保方案要求执行。
12.3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是企业搞好环境管理,促进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可以了解项目工程污染物排放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监督各项环保措施切实有效地落实,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本项目监测工作有监测能力的项目由公司内部承担,废水部分监测由公司实施,废气部分监测可委托常德市环境监测站进行,工程的监测计划见表12.3-1。由于1类污染物废水排放量小于100t/d,根据《湖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仅须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总排放口排水量为211.6t/d,小于1000t/d,不需要安装在线监控装置。
表12.3-1    拟建项目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类别        监测点位置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废气        烧结炉排气筒采样口        烟尘、NO2        1次/半年
        各HEV电镀车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处理设施排气筒采样口        硫酸雾、HCl       
        厂界        硫酸雾、HCl 、NH3       
废水        含镍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镍        1次/月
        公司总排放口        pH、COD、SS、Ni、石油类       
噪声        厂界外1m,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一个点        等效连续A声级        1次/年
12.4“三同时”验收内容
本项目属新建工程,因此建设单位在本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后应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生产。根据本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三同时”验收计划见表12.4-1。
表12.4-1    “三同时”验收内容一览表
序号        类别        设施名称        处理规模        排放
方式        验收监测因子        验收标准
1        废气        泡沫镍烧结尾气有组织排放设施2套        1568m3/h
1568m3/h        有组织,排气筒25m,2根        粉尘、NO2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二级
                各泡沫镍电镀车间集气罩及抽排风系统各1套,共2套        15000 m3/h
15000 m3/h        引致蒸发浓缩系统底部作为送风                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
                各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处理系统尾气处理设施及排气系统各1套,共2套        15000 m3/h
15000 m3/h        有组织,排气筒25m,2根        硫酸雾、HCl       
                液氨储罐                无组织        NH3        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厂界控制浓度要求
2        废水        纯水制备站浓水收集回用池1个,调节沉淀池1个        300m3
20m3        浓水收集后回用于洒水、绿化、冲厕,多余的排雨水系统,再生废水预处理后入总排口排放        /        /
                含镍废水污水处理站1座        100t/d        连续        工艺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Ni2+        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
                厂区高效化粪池(使用原有的)        /        连续        总排放口:pH、COD、SS、氨氮、总磷、石油类、Ni2+        德山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3        噪声        生产车间空压机房、风机房、真空泵、冷却塔噪声治理工程                        厂界噪声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3类及4a类
4        固废        固废暂存间1间及容器(共用原有的)        60m2                固废处置去向       
5        综合
整治        地下应急池1座        5500m3                /       
                化学原料库、车间地面防腐防渗及槽液泄漏收集槽(共用原有的)                               
                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12.5环境管理与监测建议
1、环保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使环保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企业应设专项环保经费用于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环保管理水平,以保证和满足全厂环保工作的要求。
3、企业对环保经费要有一定的保证,用于环境治理和监测工作的开展,以保证良好的生产运行状况。
13 .工程可行性论证
13.1 产业政策的相容性分析
13.1.1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生产的产品为泡沫镍,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泡沫镍产品未在该目录的淘汰类和限制类之列,因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3.1.2所在园区行业准入符合性分析
1、与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行业准入符合性分析
(1)对照该园区的用地准入条件:河东允许三类工业企业进入,本项目属于三类工业,位于东风河以东片区,符合要求。
(2)对照该园区的工艺设备准入条件: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设备、工艺不得进入,本项目不含国家明令禁止淘汰使用的工艺、设备,符合要求。
(3)产排污准入:园区要求,到2015年企业产排污必须低于下列标准,水耗≤19t/万元,废水排放量≤2t/万元,COD排放量≤0.4kg/万元,氨氮排放量≤0.02kg/万元,SO2排放量≤0.3kg/万元,固废排放量≤0.4kg/万元。本项目年产值100230万元,年工艺水耗约11.9万吨,年排水量约6.35万吨,COD排放量3.1吨,氨氮排放量0.51吨,无SO2排放,无固废外排,故符合园区产排污要求。
2、与经开区东扩区产业定位及准入条件符合性分析
(1)对照产业定位,东扩区园区产业定位以化学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印染工业、新材料工业等三类工业为主,本项目为新材料工艺,符合园区产业定位。
(2)对照园区企业用水要求:本项目总工艺用水量11.9万吨,循环用水量4.14万吨,其中冷却水循环用水量2.48万吨,纯水制备水回用1.66万吨,这尚不包括镍块重复用水量,该部分漂洗水的重复利用率在65%以上,故本项目工业用水重复率符合园区企业用水要求。
13.2 选址合理性分析
13.2.1用地性质符合性分析
对照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08-2030)中用地规划,本项目属于三类工业,项目选址位于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扩建区的三类工业用地范围,因此项目用地符合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规划要求。
13.2.2 园区规划管理符合性分析
根据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扩建区环评批复要求:对东扩区园区南部、西南部引进企业严格予以限制,茶叶岗和枫树岗两个安置小区1000米范围内不得引进气型污染项目。
本项目距离茶叶岗安置小区约2.5公里,符合该规定要求。
本项目厂区拟用地西南角距离枫树岗安置小区东北角860米,项目主要气型污染物排放源为各车间排气筒。根据项目厂区平面布局,各HEV车间烧结尾气排气筒、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东北角,其中各HEV车间排气筒距离车间西侧均在150m以上(车间东西长180m),HEV车间距离厂区西侧围墙10m,则厂区最南面车间HEV车间排气筒与枫树岗安置小区东北角距离为860+10+150=1020m,其以北车间排气筒距离该小区均大于1020m。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源主要是液氨储罐,根据项目厂区平面布局,其设置在厂区最北部,液氨储罐距离项目厂区拟用地块南边界距离为48(车间)+10(厂内通道)+48(车间)+10厂内通道)+57(车间)+10厂内通道)+17(储罐与氨棚用地边界距离)=200m,则其距离枫树岗安置小区东北角为860+200=1060m。即在枫树岗安置小区1000m范围内无废气排放源,对照,故符合园区规划管理要求。
13.2.3环境容量分析
1、空气环境
空气环境现状表明,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2、沅江水体环境
水质环境现状表明,沅江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域水质标准,评价区域内水体环境具有较大的环境容量。
13.2.3环境影响较小
目前德山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行,本项目废水可提升后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水环境影响分析表明废水经处理达标排放后对沅江水质影响较小。大气环境影响类比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验收情况,及对老厂区HCl、NH3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监测结果,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表明能够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液氨贮罐区风险时轻度危害范围内无居民,风险分析表明在可接受范围。
13.2.4小结
项目用地符合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规划要求,符合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扩建区环评批复相关要求,所在地区环境容量较大,加之项目营运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综合分析,项目选址较为合理。
13.3厂区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生产区主要位于厂区征地地块南部,主要为HEV车间;生活办公区位于厂区的东南部,包括办公楼、综合楼、宿舍楼等;辅助生产区位于厂区最北面和东北角,包括原料库、液氨储罐、氨分解、制氮、废水处理站、纯水车间等;厂区主出入口设置在东面临松风路,办公区为人流出入口,北面为生产区物流出入口。本项目各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从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扩建区园区规划管理要求来看,项目各HEV车间烧结尾气排气筒、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东北角,厂区最南面车间HEV车间排气筒与枫树岗安置小区东北角距离为860+10+150=1020m,其以北车间排气筒距离该小区均大于1020m;项目无组织排放源及其影响范围距离枫树岗安置小区距离为1060m以上。即在枫树岗安置小区1000m范围内无废气排放源,项目的平面布局可满足园区规划管理要求。
从环境影响分析来看,将生产区布置在厂区北部,对厂区东南部的宿舍、办公区影响较小,同时对外部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降至最低;从各车间的影响程度来看,新建的HEV泡沫镍车间因采取了无铜工艺,减小了大气环境影响,而将之布置在厂区南部,也有利于减小企业对外部大气环境的影响。
将可能产生环境风险的氨库设置在厂区最北面,同时修建围墙,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修建事故应急及消防水池,这也有利于发生环境风险时应急,从而减小风险影响。
而且经预测分析,企业各项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对外部环境影响较小。
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平面布局合理。
13.4污染物达标排放可靠性分析
根据污染物防治措施分析,本项目烧结炉尾气处理措施可行,废水处理措施可行,噪声处理措施可行,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可行,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
13.5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
13.6可行性分析结论
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符合所在园区的用地规划、产业定位,项目选址及布局合理,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在落实各项环保设施后,企业各类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本环评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4.结论与建议
14.1结论
14.1.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厂址位于德山开发区东部扩建区内。
现有工程主要产品为:泡沫镍,镀镍钢带
新建工程内容为:项目在新地块新建600万平方米/年的HEV泡沫镍生产线,拟建项目投资78830.72万元,占地面积36942m2,建筑面积49320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及环保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生活设施依托原有的,以及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处理能力。
14.1.2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4.1-1。
表14.1-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项目        目标名称        相对方位及距离        规模        环境功能及
保护级别
大气
环境        民建村郑家坪居民        NW 400~1300m        160户约560人
(海利化工已搬迁105户,其余为园区规划搬迁)        GB3095-2012中二级
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民建村居民        NW 1300~2100m        345户约1200人
(海利化工已搬迁125户,其余为园区规划搬迁)       
        七星庵村居民        N 1000~1500m        95户约335人
(海利化工已搬迁45户,其余为园区规划搬迁)       
        邱家岗村独树岗居民        NE 1100~2000m        170户约600人(园区规划搬迁)       
        邱家岗村伍家湖居民        NE 1600~1800m        75户约265人(园区规划搬迁)       
        邱家岗村居民        NE 1730~2100m        254户约900人(园区规划搬迁)       
        枫树岗村郑家垱居民        SW 330~1200m        130户约455人(园区规划搬迁)       
        河家坪村居民        SW 1100~1700m        65户约230人(园区规划搬迁)       
        乌塘岗村居民        SE 270~2000m        335户约1000人(园区规划搬迁)       
        枫树岗安置小区        W 860~1200m        100户约350人       
        中锂新材办公区        E 50m        112人       
        本项目办公区        厂区内办公楼及宿舍        500人       
地表水        沅江东风河入口
至社木铺河段        北面2Km        大河        GB3838-2002中Ⅳ类
        德山污水处理厂        W 2600m        10万吨/天        基础设施
地下水        区域地下水        拟建场地区域                GB/T14848-93中III类
土壤        周边土壤        拟建场地及周边                GB15618-95中二级
14.1.3环境质量现状
环评期间本项目周边与原有的搬迁升级时,没有重大污染源企业入驻,因此引用搬迁升级的环境现状监测数据。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为了了解拟建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对照GB3093-2012二级标准,评价区域内PM10、SO2、NO2日均浓度污染指数均小于1,对照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HCl、H2SO4、NH3日均及小时浓度污染指数小于1。
所以,评价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环境现状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HCl、H2SO4、NH3符合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污水入常德市德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经东风河入沅江。本次地表水沅江的评价范围为东风河入沅江口上游500m至下游2500m河段,共3Km范围。通过收集评价断面监测数据表明,东风河入沅江口至社木铺人渡河段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
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厂区附近地下水均进行了取样监测,数据表明,力元老厂区及本次项目拟建地区域地下水质符合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
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新厂区附近土壤均进行了取样监测,数据表明,力元老厂区周边及新厂区周边各点各监测因子均符合GB15618-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5、底泥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引用了《常德市表面处理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沅江东风河入口下游200米处民建机埠处和沅江社木铺处的底泥监测数据。数据表明,沅江各点各监测因子均符合GB15618-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6、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了解拟建项目地点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期间对拟建场地周边及附近敏感点进行了现状声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拟建地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
14.1.4污染源强及环保措施
1、污染源强
(1)废气
①、烧结炉尾气
本项目建有2个泡沫镍生产车间,均为新建的300万平方米/年车间,由于其生产工艺与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相同,因此类比现有工程污染物产生情况。
本项目3个车间共600万平方米泡沫镍生产能力,车间烧结炉烟气产生量3135m3/h,烟尘产生浓度2.5-57mg/m3、产生速率0.006-0.18Kg/h;NO2产生浓度6.3-211mg/m3,产生速率0.018-0.66Kg/h;氨产生浓度0.07mg/m3、产生速率为0.00021Kg/h,镍及其化合物未检出。
②HEV泡沫镍电镀车间酸雾及蒸发浓缩器尾气
由于新建项目公司对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上加设了集气罩,并将车间完全密闭,车间电镀酸雾全部通过集气罩抽风,抽出风引致蒸发浓缩器底部作为送风,蒸发浓缩器顶部设抽风机抽风,抽出风再经处理后排放。则泡沫镍电镀车间酸雾其实包含了电镀槽产生的酸雾和蒸发浓缩系统自身酸雾两部分。
300万平方米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器抽风量为15000m3/h,盐酸雾为3.62t/a、硫酸雾为0.95t/a,盐酸雾浓度为33.47mg/m3,硫酸雾浓度为4.4mg/m3。
③无组织排放
液氨贮罐
液氨贮罐属压力容器正常运行时处于密闭状态,液氨贮罐安全阀泄压口配备有氨气回收罐,因此液氨贮罐在运行时没有无组织排放产生,但是在液氨贮罐装料时,罐车阀门出口至液氨罐进料口需要输料管链接输送,在输料接触关闭进出口阀门时,输料管在线液氨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类比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每次输料液氨泄漏量约1Kg,根据本项目所需液氨输送次数约14次/年,氨气无组织排放量约14Kg/a。
(2)、废水
①生产车间废水
含镍废水
本项目车间含镍废水主要来源于镍块清洗水,车间地面冲洗水,镀槽及钛篮清洗废水,主要含pH、Ni2+、CODcr等污染物。其中镍块清洗水中Ni2+浓度约1mg/l,车间地面冲洗水中Ni2+浓度约2mg/l,镀槽及钛篮清洗废水中Ni2+浓度约30mg/l,其综合废水中Ni2+浓度约14.6mg/l。
类比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高性能基材电池准三维冲孔镀镍钢带技改项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常监验字【2006】第19号数据,废水处理站进口Ni2+17.385-18.567 mg/L。由于拟建工程工艺与老厂相同,因此具有可比性。本项目含镍工艺废水废水产生量为43.6t/d,废水处理站进口Ni2+14.6mg/L。
②生活污水
本项目共有员工700人,按每天每人用水0.3吨计算,全年生活用水量为63000 t/a,废水排放量为50400t/a。类比常德市城市生活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 SS、氨氮初始浓度为CODcr250mg/L、BOD5150mg/L、SS150mg/L、氨氮20mg/L,产生量为CODcr 12.6t/a 、BOD5 7.56t/a、SS7.56t/a、氨氮1.008t/a。
③纯水制备站浓水及再生反冲洗水
纯水制备过程中产生含盐浓水,制备0.75吨纯水,产生浓水约0.25吨,该部分废水量为16610吨/年,其中主要污染物为钙镁离子。
本项目纯水制备站产生再生及反冲洗水废水,主要含有pH、SS污染物。类比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PVD法年产200万平方米泡沫镍工程质量部内部监测数据, SS为500mg/L,废水产生量0.25t/d,由于本项目纯水制备站工艺与之相同,规模为2倍,因此具有可比性。本项目纯水制备站产生反冲洗水废水产生量为0.75t/d, SS为500mg/L。
④冷却循环水
冷却水循环使用,只补充蒸发水量,无废水排放。
(3)噪声
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自空压机、风机、真空泵等设备,类比同类设备噪声,噪声源强85-90dB。
(4)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是电镀阳极泥,烧结炉、还原炉镍灰,污水处理污泥,HEV泡沫镍剪切边角料,镀液蒸发浓缩系统杂质,废吸附剂、催化剂、设备维修废机油、尾气处理过程沉渣以及员工生活垃圾等。其具体产生情况见表下。
表14.1-2    固废产生情况表
序号        固废名称        产生量(t/a)        备注
1        电镀阳极泥        4.2        危废
2        污水处理污泥        36        危废
3        热解炉、还原炉镍灰        0.9        危废
4        HEV泡沫镍剪切边角料        42        危废
5        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杂质、酸洗过滤杂质        0.42        危废
6        废吸附剂、催化剂、活性炭        5.2        危废
7        镍块除油废油        2.7        危废
8        设备维修废机油        0.5        危废
9        电镀尾气喷淋槽沉渣(硫酸钠和氯化钠)        7.18        按照危险废物管理
10        员工生活垃圾        210        一般固废
2、环保措施及预计排放情况
(1)废气处理措施及预计排放情况
①烧结炉尾气
烧结炉尾气建设单位拟采取有组织排放措施,每个车间设置烧结炉尾气排气筒1根(共2根,300万平方米/年车间各1根,风量1568m3/h,各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北部,距离各车间西侧150m以上),排气筒高度25m。据污染源分析,烟尘排放浓度2.5-57mg/m3、NO2排放浓度6.3-211mg/m3、NH3排放浓度0.07mg/m3,烟尘排放速率0.002-0.06Kg/h、NO2排放速率0.006-0.22Kg/h、NH3排放速率为排放速率0.00007Kg/h,均按最大浓度计算,则烟尘排放量为0.64t/a,NO2排放量为2.38t/a,NH3排放量为0.08kg/a。
②HEV泡沫镍车间电镀尾气及蒸发浓缩系统尾气
由于公司对本项目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上加设了集气罩,并将车间完全密闭,车间电镀酸雾全部通过集气罩抽风,抽出风引致蒸发浓缩器底部作为送风,蒸发浓缩器顶部设抽风机抽风,抽出风再经处理后排放。则泡沫镍电镀车间酸雾其实包含了电镀槽产生的酸雾和蒸发浓缩系统自身酸雾两部分。
根据该公司相同项目污染源类比分析,300万平方米电镀车间蒸发浓缩器抽风量为15000m3/h,盐酸雾为3.62t/a、硫酸雾为0.95t/a,盐酸雾浓度为33.47mg/m3,硫酸雾浓度为4.4mg/m3。
HEV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内添加酸雾抑制剂,蒸发浓缩尾气建设单位拟采取碱液喷淋处理措施,每个车间配备碱液喷淋吸收塔1套,每个车间设置尾气排气筒1根(共2根,300万平方米/年车间各1根,风量15000m3/h,各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东部,距离各车间西侧150m以上),排气筒高度25m。碱液吸收塔处理效率达90%以上,废气经处理后盐酸雾及硫酸雾的排放浓度为:3.35mg/m3,0.44mg/m3。总酸雾排放量为:盐酸雾0.72t/a、硫酸雾0.189t/a。
碱液喷淋吸收塔设置碱液槽和循环泵,定期向碱液槽内添加NaOH,以维持槽内碱度,喷淋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碱液槽内沉渣定期清出,于危废暂存间暂存,再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目前力元公司对酸雾的处理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正在研制将酸雾冷凝后回收使用,如果该课题小组的研究取得有效成果,将对碱液喷淋处理措施进行优化。
③无组织排放
新建的HEV泡沫镍车间为保证无铜环境,车间为全封闭式,人员进出时须在特定扫风间扫风,物资进出由特定通道,基本无无组织散发。
液氨装卸时氨气无组织排放量约14Kg/a。
建设单位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废气污染物汇总见下表。
表14.1-3    拟建项目投产后废气污染物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废气量
(万m3/a)        污染
因子        处理前浓度
(mg/m3)        处理后浓度
(mg/m3)        排放量
(t/a)
1        300万泡沫镍车间烧结炉排气筒        1128.6        烟尘        57        57        0.64
                        NO2        211        211        2.38
                        NH3        0.007        0.007        0.08kg/a
2        300万泡沫镍车间烧结炉排气筒        1128.6        烟尘        57        57        0.64
                        NO2        211        211        2.38
                        NH3        0.007        0.007        0.08kg/a
3        300万泡沫镍车间电镀漂洗水蒸发系统尾气排气筒        10800        硫酸雾        4.4        0.44        0.095
                        HCl        33.47        3.35        0.36
4        300万泡沫镍车间电镀漂洗水蒸发系统尾气排气筒        10800        硫酸雾        4.4        0.44        0.095
                        HCl        33.47        3.35        0.36
5        液氨贮罐        无组织        NH3        /        /        0.014

(2)废水
①、生产车间含镍废水
对含镍废水:建设单位依托原有的污水处理站1座,采取化学沉淀处理措施,污水处理调节池为320立方米,处理能力可达到300t/d,现污水处理站每天运营8小时,可处理污水量为100t/d,本次污水量为42.9t/a,原有污水量为46.7t/a,完全可达到处理能力,含镍生产废水排放量约1.29万吨/年。
②纯水制备废水
浓水:纯水制备产生的浓水量约16610m3/a,其中主要是钙镁离子,其为清洁下水,可以直接排放,本项目拟对其收集后用于厂区洒水、绿化、冲厕,多余的排雨水系统。
再生及反冲洗废水:该部分废水产生量约225m3/a,其主要污染物情况为 SS为500mg/L、PH6.0,拟通过调节沉淀池调节PH值、沉淀后入总排口排放。
③、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建设单位拟采取高效化粪池处理措施,再排入德山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建设单位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废水污染物汇总见表14.1-4。
表14.1-4    拟建项目投产后废水污染物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废水量
(t/a)        污染因子        处理前浓度
(mg/L)        处理后浓度
(mg/L)        排放量
(t/a)
1        生产废水        (含镍废水)
废水处理站处理量1.3万,处理后排放        PH        6.27-9.39        6-9        /
                        Ni2+        14.6        0.34        4.37kg/a
                        CODcr        175        80        1.03
                        SS        200        50        0.643
2        纯水制备浓水        16610        钙镁离子        /        /        收集后回用于洒水、绿化、冲厕,多余的排雨水系统
        纯水制备再生及反冲洗水        225        PH        6.0        6-9        /
                        SS        500        100        0.023
3        生活废水        50400        CODcr         250        41        2.07
                        SS        150        30        1.51
                        BOD5        150        73.4        3.70
                        氨氮        20        10.14        0.51
(3)噪声
①空压机噪声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拟建设空压机隔声间,安装隔声门窗,进出风口安装消声风道,空压机基础减振,隔声量30dB(A)。
②风机噪声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拟建设风机隔声间,安装隔声门,风机基础减振,采取措施后降噪量达30dB(A)。
③真空泵噪声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拟采取基础减振措施,车间工房隔声,隔声量20dB(A)。
(4)固体废物
建设单位在三废处理中心的污水处理站旁已修建60m2危险固体废物暂存间1间,本次的危废全部按规定临时存放在该危险固体废物暂存间内,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建设,存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阳极污泥,污水处理站污泥,焚烧炉、还原炉镍灰,除油过滤废渣、机械维修废油以及废催化剂等危险废物,然后定期送往润东环保处理;对于碱液喷淋过程中碱液槽内残渣,考虑该部分固废可能具有腐蚀性影响的因素,建设单位拟按照危险固废委托给湖南瀚阳环保进行处置,各类危险废物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转移;
泡沫镍、钢带废边角余料分别存放在废品库,定期出售给物资回收公司;
生活垃圾分类密闭收集、及时清运送常德市垃圾焚烧厂统一处置。
常德润东环保有限公司位于德山经济开发区,经营范围为HW02、03、04、05、06、08、09、12、13、16、17、18、21、22、23、27、29、31、33、34、35、36、42、46、49等危废的收集和暂存,湖南瀚阳环保公司具有对碱液喷淋过程中碱液槽内残渣危废的处置能力,该两公司能完全接纳本项目所产生的各类危废。因此本项目危险固体废物处理是合理的。
本工程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固体废物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措施可行。危险固体废物委托处置协议附后。
建设单位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固体废物汇总见下表。

表14.1-5    拟建项目投产后固体废物污染物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污染因子        产生量(t/a)        处理方式        排放量(t/a)
1        电镀槽        电镀阳极泥        4.2        委托润东环保收集处置        0
2        废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污泥        36                0
3        烧结炉还原炉        烧结炉、还原炉镍灰        0.9                0
4        HEV剪切        HEV泡沫镍剪切边角料        42        外卖给金属公司回收        0
5        HEV车间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浸酸过滤        镀液蒸发浓缩系统杂质、浸酸过滤杂质        0.42        委托润东环保收集处置        0
6        氢氮气体制备站、纯水制备车间        废吸附剂、催化剂、废活性炭        5.2                0
7        镍块除油、钢带除油        废油        2.7                0
8        各车间        设备维修废机油        0.5                0
9        电镀尾气及蒸发浓缩系统尾气处理设施        碱液槽沉渣(硫酸钠和氯化钠)        7.18        定期清出,于危废暂存间暂存,再交湖南瀚阳环保处置        0
10        员工生活        员工生活垃圾        210        垃圾房收集后统一送垃圾焚烧厂        0

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厂界无超标点,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零。本项目无环保拆迁。
4、环境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1)本项目环境风险
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为液氨储罐,最大储存量45吨,拟建项目生产设施主要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为操作不当或生产设施没有正常维护引起的泄漏、火灾甚至爆炸。
本项目的液氨贮罐一旦发生泄漏,危害非常严重,在以贮罐为起点、下风向438.4m的区域范围内(以安评结论为准),人吸入氨气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事故应急处理中应首先将距贮罐438.4m范围内(以安评结论为准)的人群撤离至安全地带。
(2)主要的风险防范措施
①从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措施防范;
③工程安全管理措施防范;
④液氨、盐酸、硫酸运输措施防范;
⑤制定泄漏应急措施;
⑥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制定要求。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有关文件的要求,通过对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企业应制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应急工作计划,消除事故隐患及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办法等。本项目的《环境风险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应包含应急响应指挥、应急响应组织、应急响应级别、人员疏散、应急响应要素、培训与演习、应急响应预案管理,以及主要污染源的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项目实施前按规定还要进行安全预评价,并按安评要求落实相关要求,本项目环境风险建议采纳《安全预评价报告》结论。
5、环保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项目总投资78830.7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38%。主要环保投资见表14.1-6。
表14.1-6    工程环保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额(万元)
1        烧结尾气有组织排放设施2套        20
2        HEV泡沫镍电镀车间电镀槽酸雾集气罩及抽排风系统2套        80
3        HEV泡沫镍车间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尾气抽排气系统及处理设施2套        80
4        浓水收集池300m3,再生及反冲洗废水调节沉淀池20m3        20
5        生活废水处理化粪池(依托原有设备)        0
6        油烟净化装置1套(依托原有设备)        0
7        生产车间空压机房、风机房、真空泵、冷却塔噪声治理工程        100
8        固体废物暂存间1间(60m2)及暂存容器(依托原有储存间)        0
9        泡沫镍车间电镀槽区地下应急事故池5500m3(依托原有)        0
10        原料化学品库地面防腐、防渗,车间地面防腐防渗及泄露液收集槽(存放原有化学品库库)        0
11        合计        300
14.1.5总量控制
1、总量控制
确定本项目的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水CODcr、氨氮;废气为NO2。
鉴于公司原来泡沫镍和钢带环评时均给了总量。本次新建工程环评推荐总量具体情况如下。
表14.1-7    总量控制指标
总量控制因子        CODcr        氨氮        NO2
评价建议总量(t/a)        3.1        0.51        4.76
14.1.6项目环境可行性
1、产业政策的相符性
本项目生产的产品为泡沫镍,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本)不属鼓励类、淘汰类和限制类,属允许类,因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所在园区准入性条件符合性
(1)与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行业准入符合性分析
(1)对照该园区的用地准入条件:河东允许三类工业企业进入,本项目属于三类工业,位于东风河以东片区,符合要求。
(2)对照该园区的工艺设备准入条件: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设备、工艺不得进入,本项目不含国家明令禁止淘汰使用的工艺、设备,符合要求。
(3)产排污准入:园区要求,到2015年企业产排污必须低于下列标准,水耗≤19t/万元,废水排放量≤2t/万元,COD排放量≤0.4kg/万元,氨氮排放量≤0.02kg/万元,SO2排放量≤0.3kg/万元,固废排放量≤0.4kg/万元。本项目年产值100230万元,年工艺水耗约11.9万吨,年排水量约6.35万吨,COD排放量3.1吨,氨氮排放量0.51吨,无SO2排放,无固废外排,故符合园区产排污要求。
2、与经开区东扩区产业定位及准入条件符合性分析
(1)对照产业定位,东扩区园区产业定位以化学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印染工业、新材料工业等三类工业为主,本项目为新材料工艺,符合园区产业定位。
(2)对照园区企业用水要求:本项目总工艺用水量11.9万吨,循环用水量4.14万吨,其中冷却水循环用水量2.48万吨,纯水制备水回用1.66万吨,这尚不包括镍块重复用水量,该部分漂洗水的重复利用率在65%以上,故本项目工业用水重复率符合园区企业用水要求。
3、用地性质符合规划
对照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08-2030)中用地规划,本项目拟建地为三类工业用地,因此项目用地符合规划。
4、园区规划管理符合性分析
根据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扩建区环评批复要求:对东扩区园区南部、西南部引进企业严格予以限制,茶叶岗和枫树岗两个安置小区1000米范围内不得引进气型污染项目。
本项目距离茶叶岗安置小区约2.5公里,符合该规定要求。
本项目厂区拟用地西南角距离枫树岗安置小区东北角860米,项目主要气型污染物排放源为各车间排气筒。根据项目厂区平面布局,各HEV车间烧结尾气排气筒、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排气筒设置在各车间东北角,其中各HEV车间排气筒距离车间西侧均在150m以上(车间东西长180m),HEV车间距离厂区西侧围墙10m,则厂区最南面车间HEV车间排气筒与枫树岗安置小区东北角距离为860+10+150=1020m,其以北车间排气筒距离该小区均大于1020m。在枫树岗安置小区1000m范围内无废气排放源,对照,故符合园区规划管理要求。
5、环境容量分析
(1)空气环境
空气环境现状表明,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2)沅江水体环境
水质环境现状表明,沅江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域水质标准,评价区域内水体环境具有较大的环境容量。
6、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生产区主要位于厂区征地地块南部,主要为HEV车间;生活办公区位于厂区的东南部,包括办公楼、综合楼、宿舍楼等;辅助生产区位于厂区最北面和东北角,包括原料库、液氨储罐、氨分解、制氮、废水处理站、纯水车间等;厂区主出入口设置在东面临松风路,办公区为人流出入口,北面为生产区物流出入口。本项目各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从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扩建区园区规划管理要求来看,项目各HEV车间烧结尾气排气筒、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系统尾气排气筒均设置在各车间东北角,厂区最南面车间HEV车间排气筒与枫树岗安置小区东北角距离为860+10+150=1020m,其以北车间排气筒距离该小区均大于1020m;项目的平面布局可满足园区规划管理要求。
从环境影响分析来看,将生产区布置在厂区北部,对厂区东南部的宿舍、办公区影响较小,同时对外部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降至最低;从各车间的影响程度来看,新建的HEV泡沫镍车间因采取了无铜工艺,减小了大气环境影响,而将之布置在厂区南部,也有利于减小企业对外部大气环境的影响。
将可能产生环境风险的氨库设置在厂区最北面,同时修建围墙,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修建事故应急池,这也有利于发生环境风险时应急,从而减小风险影响。
而且经预测分析,企业各项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对外部环境影响很小。
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平面布局合理。
7、清洁生产水平
项目在采取了一些清洁生产措施,通过采取逆流漂洗方式,对泡沫镍电镀漂洗水蒸发浓缩回用,极大地减少了新鲜水的用量和废水排放量,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同时还能减少槽液添加药剂的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从改进工艺、送排风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酸雾处置措施、纯水制备过程浓水回用等来进一步减小能源消耗、减少物料消耗和水耗。
与同类似的电镀行业生产方式现状相比,具有许多先进的地方,评价认为其清洁生产水平在同行业来讲是较高的
8、达标排放情况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经相应措施处理后可做到达标排放,固废可得到有效安全处置。
9、环境影响预测结论特别是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情况
本项目废气、废水、噪声经处理后可做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可得到有效安全处置,本项目生产时类比同类工程HCl、NH3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监测结果,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及运营对周边环境及其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能满足环境功能规划要求。
14.1.7项目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本项目建设不存在明显环境制约因素。
14.1.8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
本新建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符合所在园区的用地规划、产业定位,项目选址及布局合理,在落实各项环保设施后,企业各类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固废可得到安全处置或综合利用,环境风险能得到较好的控制,项目的建设及运营不会影响周边的环境功能规划要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能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要求。本环评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4.2建议       
1、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2、加强现场管理,搞好厂区绿化,美化厂区环境。
发表于 2016-8-1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群主,可以发我一份么,不胜感激420445197@qq.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发一份word或PDF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9 02:47 , Processed in 0.0966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